具備自動消毒功能和自動抬放擔架系統的第七代救護車,將在今年8月在新加坡投入服務;時隔約20年,新加坡民防部隊也推出新一代指揮車,只要一鍵按下就能自動延伸,車廂可容納29人。
另外,新加坡民防學院會進行為期三年的重建計劃,其中的緊急救援人員體能調節和增強室(ExCEL)會在今年完成,後續階段還會加入實物模擬設施,像是巴士轉換站、地鐵站、商場甚至是交通隧道,以及建造國家緊急醫藥服務培訓中心。
民防部隊昨天舉行常年工作計劃研討會,主題為「國家救星:新前沿」(A Nation of Lifesavers: New Frontiers)。研討會上重點介紹第七代救護車和新一代的前進指揮車(Forward Command Vehicles)和指揮車(Command Vehicles)。

第七代的救護車設有自動抬放擔架系統,只要把擔架放在系統上,就能自動把傷者抬入和抬出救護車(蔡家增攝)
八前進指揮車和五指揮車 下半年開始使用
第七代救護車由民防部隊和內政科技局(HTX)共同研發,預計在今年8月上路投入服務。
這款救護車的新功能除了有太陽能和智能充電外,還具有自動消毒功能,只要把救護車門關上按下按鈕,20分鐘後車內就會自動消毒乾淨。
另外,車上還設有自動抬放擔架系統,只要把擔架放在系統上,就能自動把傷者抬入和抬出救護車。
此外,新一代救護車也會加入醫療網絡信息整合器(Operational Medical Networks Informatics Integrator),讓傷者還未抵達醫院前,獲得授權的機構已能查看傷者記錄。
在指揮車方面,民防部隊與國防科技局(DSTA)和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合作,結合先進科技推出新一代的前進指揮車和指揮車,一共會有八輛前進指揮車和五輛指揮車在下半年開始使用,作為大型事故現場的臨時指揮中心。
民防部隊指出,只要一鍵按下,指揮車就能自動延伸,車廂可容納29人,還裝有投放多達12個畫面的大銀幕,能播放民防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的實況畫面、四周電眼畫面、無人機拍攝的畫面和地形繪測圖等。

指揮車延伸後,車廂可容納29人,在事故現場開展行動。(蔡家增攝)
疫情期間工作更危險和困難 尚穆根感謝前線人員付出
新加坡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在錄製的致辭視頻中向研討會與會者表示,冠病疫情期間的工作對前線人員來說不容易,像是緊急醫藥服務(EMS)的人員有四個月須要穿上全套防護裝備進行工作,又熱又不舒服。
他說,至今民防人員載送了8300個疑似患有冠病的病患,其中有2000人確診,因此特別感謝前線人員的付出。「我們為所有願意挺身而出面對這些風險和挑戰的人員感到自豪。我非常感謝你們每一個人。」
尚穆根指出,民防部隊在科技和培訓方面大量投資,讓民防人員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使用虛擬現實來進行大型或複雜事故的訓練。對於2025年的展望,「願景是能夠以不同的科技拯救生命。」
除此之外,民防人員未來將獲分發智能設備,能與現場人員和事故指揮官進行第一時間溝通,以提供重要數據。在前線行動工作中,也將會有更多高智能機器人和無人車加入。
另外,智能消防局將加入更多自動化和電子工具,像是靠動感和傳感器自動開關的捲簾,緊急時刻能讓消防車更加快速進出消防局。
為強化民防部隊和社區的緊急應對,民防也計劃提升緊急通話功能,能以視頻通話,顯示現場的照片和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