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頂級華人俱樂部怡和軒,成立百餘年,秘史初次公開

2021年11月01日   •   3萬次閱讀

2007會所重建竣工後,配合2008年三慶大典的成功舉行,怡和軒以嶄新姿態重現。在2007-2009年度里怡和軒接受了整整120名人士的申請入會,當中不少是事業有成的南大校友。此後董事部以比較節制、穩定的態度繼續開放門戶,從2010年至2014年的階段,平均每一年引進20至25名新會員。新陳代謝的結果,2000年以前原有的200左右名舊會員,至今只剩下80幾名。在現有會員名冊上的300多名會員里,有超過2/3是2000年以後加入的新會員,怡和軒是換了血! 新近加入怡和軒的會員,都是在各自領域裡的成功人士、在各自崗位為社會服務的各界精英。他們不是為了打麻將或其他消閒而來,他們明白也接受,參加怡和軒其實是一種付出,是有別於參加鄉村俱樂部,不能抱著期待物質回報的態度。

怡和軒會員以認同與發揚上代人的精神財富為豪,因為那是一種激勵人生的奮鬥的力量。通過發揚這段歷史教育自己,也教育後代,這就是文化傳承。我相信現任領導班子不會刻意發起招募新會員運動,但會繼續歡迎和物色不同領域成功人士的加入。因為對我們而言,每一位會員都是一份資源。

會員自覺自願的承擔 都說怡和軒是富人俱樂部,應該有大把錢。事實不然,怡和軒會員有錢,不等於怡和軒有錢。除了會員年捐、入會費,會員消閒活動時的娛樂捐,怡和軒沒有其他的收入。利用這些收入來支付常年開支,有很多時候是不夠的。每逢舉辦特別項目(如修理會所或周年慶典),就得向會員籌款。籌款所得扣除開銷,剩餘的就當活動儲備以應付常年開支的不敷。

1985年怡和軒舉行90周年慶典,籌了20多萬元,扣除開銷,還剩近10萬元,應付至1995年的開銷。1995年慶祝100周年,孫炳炎籌了100多萬,雖然那回慶典開銷大,還剩好幾十萬元,2001年我做總務時,有足夠的錢聘請專業人士與陸交局交涉賠償。

2005年敲定重建計劃與藍圖,盤算重建費用,需要250萬元左右。除了陸交局賠償118萬元,陳嘉庚基金的100萬元,欠缺好幾十萬元。

2006年7月工程已動土,我們在2007年3月才決定向會員籌款,好在會員響應令人鼓舞,在短短兩三個月里,籌募了130萬元左右。2008年11月9日舉行三慶大典,我們又向會員伸手,再籌了50萬元左右。兩次的籌款,應付重建與慶典費用後,尚有可觀的餘款。

會所重建完成後,怡和軒會務方針有更明確、更穩定的轉變。董事部決定從長計議,認真恢復怡和軒的形象,從而爭取全體會員對於怡和軒自覺自願的承擔。因此,從2010年起會員年捐由$480調高至$720,這是個果斷、大膽的決定。董事部堅持透明作風,所作決定得到全體會員的支持。自會所重建以來,財務狀況良好,每年收支平衡。

一個人文小天地 2008年11月9日先賢館由財政部長尚達曼開幕,潘國駒與他的陳嘉庚基金團隊為先賢館付出心血。除了介紹陳嘉庚、李光前,先賢館展出陳六使史跡圖片,是鬧市裡的社團僅有的。先賢館的設立對怡和軒形象的重構起了很大作用,我們希望它能不斷提升。

2011年怡和軒與先賢館應馬來西亞有關團體的要求,聯合舉辦一場重遊滇緬公路的壯舉。6月25日車隊由怡和軒門前出發,浩浩蕩蕩,轟動一時。2012年怡和軒、中華總商會、宗鄉會館聯合總會及先賢館響應各界人士的呼聲,決定共同立碑紀念南僑機工。2013年,一座紀念南僑機工的巨型雕塑終於在晚晴園豎立起來,並於同年3月4日由時任外交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次長的陳振泉揭幕。

新會所落成後,為文化活動提供了方便。曾有一段時期怡和軒的周末小型講座吸引大批聽眾,往往把二樓擠得水泄不通。我們辦的講座受歡迎,主要原因是課題多方面,我們談社會、歷史、甚至政治課題。政治上怡和軒立場超然,決不涉及政黨政治,但是關注政治、談論時事應是人人都有的權力,也是該做的事,這是我們與很多社團不同的地方。這一兩年我們辦的講座較少,一來是周末很多團體都會辦講座。二來我們把精力集中在提升《怡和世紀》的出版。三來我們已經不滿足過去的小型講座方式,在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希望能夠在素質方面提高,重質不重量,也不妨重名人效應,重講座的規格,藉以提高怡和軒的形象。

為了喚起會員對怡和軒的關懷,我們在2002年出版了會訊。從此平均八九個月出版一期,篇幅從最先的四頁逐漸增加到八頁。後來不少文化界人士加入怡和軒,其中包括了陸錦坤、許福吉等人。他們幫忙推動了會訊的提升,於2010年把會訊改為比較有分量的《怡和世紀》,每四個月出版一期。至今連續出版了15期,每期准,篇幅從最初的30多頁逐漸增加到目前的144頁。

所有的編輯人員(包括後來加入的謝聲遠、李秉萱、南治國、謝聲群等人)都是義務效勞,勞苦功高。《怡和世紀》目前通行量5000本,免費贈閱。除了廣告收入,《怡和世紀》同仁也於2012年間召集一批熱心會友,籌了一筆基金資助出版費用。

《怡和世紀》目前已是新加坡文化界的盛事,深得讀者的讚賞。內容涵蓋社會焦點、時評、史料整理、文化傳承、財經、會友風采、藝文等方方面面。座右銘是:報道翔實,以發揚求真精神為己任:論理客觀,既不標榜,也不媚俗:門戶開放,思想碰撞,集思廣益。

限於主觀、客觀條件,我們這些年來能做到的,極其有限。

要是我們已做的一切,能對華社團體的文化活動起些微推動的作用,那就意義非凡了。必須指出,在怡和軒,我們想的不會是福建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等,我們不會特意搞民俗文化。我們首先注重怡和軒和先賢的事跡,這是新加坡歷史的一部分,我們也希望挖掘、整理和分享一切有關新加坡的人文史料,所謂的本土文化,自有其自己的活水源頭,常常會是我們優先考慮的。 怡和軒能走多遠

一路走來,其實並不容易。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改革都會傷害到一些既得利益者,會受到阻撓。這些年來,我們身歷其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幸一直都有一批志同道合者。怡和軒能有今天的場面,是所有同仁群策群力、衷心合作、相互包容的結果,不能太過強調任何個人的作用。

談起轉型,雖然是上了路,我們是否成功轉了型,仍說不定。

怡和軒換了血是事實,但脫胎換骨就言之過早了。有抱負、願承擔者應該站出來,有效地強化領導層自我更新的能力,那時候轉型才算成功。否則新人卻步,舊人硬撐,到一定程度大家也就會心灰意冷,前功盡棄。

怡和軒當然不可能恢復往日的光輝,她能走多遠,很大程度決定在於客觀環境的演變。面對一個「大統一」大趨勢的壓力,怡和軒要如何繼續保持超然的態度,那就要決定於我們大家的膽識與魄力了。

2011年怡和軒舉辦了一個座談會,探討華社能否有一個新方向。林清如主席以個人身份發言,提到應該以較為宏觀的思維、從一個新加坡公民社會角度展望華社的未來,賦予華社以新的時代使命,從而鼓勵與引導更多有抱負的人加入行列,通過華社的渠道參與公共事務,成為推動社會的力量。在現階段來說,這是曲高和寡,甚至還會引人發笑。但是他堅信,形勢會改變,他抱樂觀的心態展望怡和軒的未來。」

(本文作者:怡和世紀編輯部)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