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讓國人進一步了解我國多元的夜市文化,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計劃巡迴展再次走入社區,通過有趣的互動模式帶領公眾,探索夜市獨特的歷史與演變過程。
受疫情影響,本地夜市被迫停辦約兩年,近期陸續回歸,多個鄰里再現熟悉的熱鬧光景。為了讓國人進一步了解我國多元的夜市文化,新加坡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產計劃巡迴展再次走入社區,通過有趣的互動模式帶領公眾,探索夜市獨特的歷史與演變過程。
設立在三巴旺公共圖書館色彩繽紛的展區,是我國夜市百年歷史的精彩縮影。從照明燈具到售賣的商品,以及傳統遊戲與設施,即便隨著時代變遷有所改變,仍是連結多代國人的集體記憶。當中也包括眾所周知的戶外流動遊樂設施公司鈴可叔叔。
鈴可叔叔創辦人李文強說:「我們可以帶給家庭凝聚力,帶歡樂去鄰里。現在年輕的沒有見識過以前的夜市,所以現在有這些展覽對他們來講也是一種教育。對於老年人來看,他們就會想懷舊當年,他們小時候,他們也是他們的家長也帶過他們來。」
多個互動環節鼓勵各年齡層訪客親自掀開有關本地夜市的歷史篇章。展區內也設有互動展板徵求訪客反饋,以協助推動本地夜市的未來發展。「嘞隆!嘞隆!新加坡夜市」已是文化遺產計劃下的第14輪巡迴展。
國家文物局教育推廣與社區外展研究與展覽副經理陳靖芸說:「我們選擇夜市作為主題是因為我們是想呈現一個新加坡人比較熟悉,一起曾經經歷過的一種共同體驗,也分享一下新加坡人光顧這些夜市的一些回憶,再加深一下人們對夜市的了解。」
位於三巴旺的巡迴展將開放至這個月底,接下來會輪流前往大巴窯、宏茂橋,盛港和裕廊西公共圖書館,鼓勵更多民眾加深對我國夜市文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