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所以會出現嚴重的炒房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中國人口密度大,二是中國住房需求高,三是中國房價水平高,四是房價上漲速度,這四點決定了中國炒房客的猖獗,但奇怪的是,新加坡的經濟相當發達,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住房需求等方面,完全不比中國低,新加坡甚至房價要更高,房子更搶手,為什麼就沒人炒房呢?原因卻是讓人意外了。

新加坡的雖然房子相當搶手,且湧入新加坡的人口每年也都數量較大,但是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是自由放飛的,而是非常嚴格地受到當地政策的束縛。首先,新加坡政府為了解決普通民眾的住房問題,特地建造了一定數量的公共住宅,正是由於公共住宅的存在,新加坡近80%的居民幾乎都住在公共住宅當中,購買商品房對於新加坡人來說,並不是必要的,公共住宅完全可以解決他們的住房需求。

而公共住宅與中國的保障房類似,當地政府為了防止有人動了公共住宅的心思,將公共住宅當作牟利的工具,違背公共住宅用來解決你民眾住房問題出發點的初衷,政府規定,即使是當地居民,也只能擁有一套住宅,這就杜絕了炒作公共住宅的可能性,也因此斷絕了炒房客的炒房念頭,炒房客既賣法買,也沒法賣。
此外,新加坡人並不允許隨意更換自己的住宅,如果是在中國,民眾只要有資本,更換住宅相當自由,但是新加坡不一樣,新加坡人這輩子頂多只能購買兩次公共住宅,政府對於房屋買賣的監督異常嚴格,幾乎不會出現什麼紕漏,不僅炒房客沒有炒房的途徑,開發商甚至無法走到哄抬房價,房價只能隨著當地經濟水平、政府調控做到穩定上漲。

這樣一來,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其實在真正的需求方面,相對於新加坡本地的房地產容量,比起中國其實是更小的,而新加坡人不僅不用面對房價的瘋漲與炒房客的擾亂,而且由於政府的嚴格把控,購房質量也相當令人放心。也就是說,新加坡原本具備炒房客生存的土壤,但是政府政策的存在,令這片土壤並不能為炒房客所用。而新加坡的政府政策為何能起到這麼大的效果,你認為會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