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一個約定定格了一段人生,一個承諾伴隨了整整73年。108歲的陳可立,在新加坡度過了漫長而充實的一生。
他於1915年出生在中國,後隨家人移居印尼,最終定居在新加坡。生平他育有一兒一女,3名孫子,以及3名曾孫。
二戰時期在防空洞約定終身,相伴73載,現在與亡妻骨灰一起海葬...

(圖:來源自網絡)
本月25日,陳可立於早上6時42分在醫院安寧地離世。他的孫女,分享了這段感人的故事。
她透露,祖父在23日因身體不適被送入醫院,不幸的是,他的病情急劇惡化,最終在25日安詳離世。
陳可立的兒子,今年也已經78歲,他道出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愛情故事。
他說:「當年,母親到父親家的公司工作,兩人相識並展開了一段浪漫的戀情。然後,二戰期間,兩人一起躲進了防空洞,那時他們相約終身。之後,兩人成婚,共度一生。」
孫女補充道,奶奶在2014年去世,享年95歲。她謙虛地說,雖然祖父患上失智症,但仍然堅持親自前往醫院看望奶奶。
回憶一次有趣的事件,陳大川也提到:「有一次,祖父試圖自己搭乘公共巴士去看望奶奶,但因為失智而迷路。幸好,一位好心的巴士司機和其他乘客幫助他,最終將他送回家。」

(圖:來源自網絡)
在兒子陳大川的眼中,父親和母親愛情是一段深刻的愛情傳奇。
他們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為了讓他們能夠永遠在一起,兒子還特地將母親的骨灰取出,並放置在父親靈堂的棺木旁。
在陳可立火化後,兩人的骨灰將被一同海葬,結束了他們的漫長而浪漫的一生。
兒子坦言,在父親臨終前的幾周,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際,陳可立仍然在家中「教育」他們。
他說:「有時候,我沒有穿衣服在家裡走動,父親看到後會喊我『穿上衣服』。雖然父親患有失智症,但他的頭腦還是相當清醒的,他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還與我們互動。」
回顧了父親的一生,他說,陳可立是一個很少說話的人,但他沒有任何惡習。他喜歡在周圍漫步,並教導孩子要樂於助人。他補充說:「父親從不沾煙,不沾酒。他曾在教會工作,負責處理帳目,一直工作到80歲才退休。人們都說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們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育,要有愛心,幫助他人,成為正直的人。」

(圖:來源自網絡)
陳可立的愛心和正直品格不僅深刻影響了他的家人,也對周圍社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的一生都強調著堅守信仰、忠誠家庭、助人為樂的重要價值觀。
這段感人的愛情故事已經成為這個家族的傳奇,父母的感情生動詮釋了什麼是相濡以沫,堅守承諾,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這段令人動容的二戰戀人的愛情故事也提醒我們,真正的愛情不是僅僅停留在言語和承諾上,而是在每一天的相伴和關心中傳達出來。
陳可立和他的妻子以他們的堅持、愛和慈善示範了一個真正的幸福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陳可立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家庭回憶,以及一個深刻的愛情故事,這將一直傳頌下去,為家人和社區帶來力量和溫暖。

(圖:來源自網絡)
真正的愛情可以超越一切障礙,願我們都能從這段感人的愛情故事中找到靈感,珍惜自己的家庭和親人,堅守承諾,與愛人一同走過人生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