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機場,本應是服務旅客、傳遞善意的體驗大使,卻因一時貪念,上演了一出冒領失物的鬧劇。4 月 11 日,涉案的兩兄弟在法庭上分別承認欺詐罪和接收贓物罪,哥哥卡迪爾(23 歲)案發時擔任樟宜體驗大使,被罰款 3000 元,弟弟希山(21 歲)被罰 1500 元。他們的同夥丹尼什(25 歲)此前已認罪,被判緩刑一年。

根據法庭披露的信息,卡迪爾作為樟宜機場的體驗大使,日常工作是為語言不通的旅客答疑解惑,緩解旅客因各種狀況產生的壓力與焦慮。2024 年 4 月 11 日,一名澳大利亞籍女子在樟宜機場不慎遺失裝有 1600 澳元(約合 1410 新元)現金的黑色拉鏈袋。一名同事撿到袋子後,出於信任,將其交給卡迪爾,委託他處理失物招領事宜。
然而,卡迪爾沒有履行職責,反而動起了歪腦筋。他把袋子移交諮詢櫃檯後,發現弟弟希山和丹尼什正在機場觀景廊,便打電話指使兩人前去冒領。希山因與卡迪爾的兄弟關係,提議丹尼什去認領。當時,丹尼什手頭拮据,正為償還帳單和籌備出國旅遊資金髮愁,便答應了這一違法請求。
當晚 9 時 43 分,丹尼什依計來到櫃檯,按照卡迪爾的指示,向職員準確提供了袋子的相關信息。職員致電卡迪爾確認收到袋子後,讓他將失物送至櫃檯。卡迪爾來到櫃檯,把丹尼什帶到一旁,佯裝核實身份,還讓丹尼什在表格上填寫虛假身份信息。一番操作後,兩人成功冒領,平分了這 1600 澳元,希山則因不缺錢未參與分贓。
但很快,卡迪爾和丹尼什心生愧疚,想歸還這筆錢。由於之前填寫的表格無法修改,他們打算等真正失主出現時再歸還。4 月 25 日,失主通過電郵聯繫樟宜機場客服中心,卡迪爾得知後通知了弟弟和丹尼什。丹尼什愧疚感加劇,第二天便向卡迪爾要回自己那份錢,並致電樟宜客服承認誤領。當晚 11 時 40 分,丹尼什到櫃檯歸還裝有 1600 澳元的袋子,還多放了 5 澳元表達歉意。
樟宜機場集團主任察覺此事蹊蹺,選擇報案。控方指出,卡迪爾作為策劃冒領的主謀,濫用樟宜體驗大使的身份,其行為極有可能損害機場聲譽。不過,鑒於他是初犯,且已全額賠償,最終法庭決定對其處以罰款。這起案件警示從業者,誠信與職業道德是從業底線,任何違背的行為都將付出代價,也提醒公眾拾金不昧、遵守法律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