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產權組織剛剛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瑞士、瑞典、美國、英國和新加坡是2023年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中國排名第12位,也是全球創新指數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使用80個指標跟蹤130多個經濟體的全球創新趨勢,為決策者和商界領袖激發人類才智提供指導。
今年,該報告的結論是在新冠大流行後經濟復甦遲緩,利率居高不下,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的背景下發布的。報告指出,有助於將人類才智轉化為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風險資本較去年大幅下滑,前景愈加不明。
科技集群也稱作「科技樞紐」,是指世界上發明家和科學作者最多的地區。
2023年在全球名列前茅的科技創新集群是東京-橫濱,其次是深圳-香港-廣州,首爾,北京,和上海-蘇州。
中國擁世界上最多的集群,其次是美利堅合眾國。
什麼是全球創新指數?
自2007年首次推出以來,全球創新指數打造出衡量創新的議程,並成為了經濟決策的基石,越來越多的政府對其年度GII結果展開系統性分析,並制定政策應對措施以改善其表現。
全球創新指數每年發布,其核心是提供衡量表現的指標並對130多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進行排名。該指數以豐富的數據集為基礎——來自國際公私部門的80個指標集合——超越了傳統的創新措施,因為創新的定義已經拓寬。
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是以兩個次級指數的平均值計算的:
創新投入次級指數衡量的是支持和促進創新活動的經濟要素,這些要素共分為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和商業成熟度五大類
創新產出次級指數體現的是經濟中創新活動的實際成果,分為知識與技術產出和創意產出兩大類
每個經濟體都有一份創新簡報,其中記錄了該經濟體在所有指標上的表現。這些簡報現在還可以在網上以互動的方式獲得,突出了一個經濟體在創新方面的相對優勢和劣勢。
《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主要發現
1 科學出版物、研發、風險資本交易(不包括價值)和專利等的數量繼續增加,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增長率低於2021年的超常增長。
2 研發投入最大的企業在2022年的支出達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些企業2022年的研發支出增長約7.4%,低於2021年的15%。
3 與近期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相呼應,信息和通信技術硬體領域的顯卡和晶片製造商在2022年的研發增長最為顯著,遙遙領先。
4 在疫情期間削減了研發支出的其他行業,如汽車、旅遊和休閒,在2022年再次出現強勁投資。總體而言,儘管電動汽車和癌症治療等一些技術的普及率仍然較低,但技術的應用呈積極態勢。
5 根據初步數據,估計2022年全球政府研發預算有實際增長。日本和韓國大幅增加,德國增幅較小,彌補了其他經濟體的削減。
6 2022年,風險資本投資總值從2021年的超高水平大幅下降了近40%,反映了風險融資環境的惡化。非洲是2022年唯一沒有出現下降的地區。
7 報告指出,2023年和2024年的風險資本前景尚不明朗,高利率可能會繼續影響創新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