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宅區成「淹水黑區」。當地居民紛出招防範,除了密切監測降雨量,隨時準備移車,也有居民將門前地勢墊高,設置擋水板,阻水湧入屋內。
公用事業局周一(5日)下午2時許發布突發性淹水警告,其中位於花拉路地鐵站附近的京士路和武勒登通道,先後在下午2時和2時零5分,發生突發性淹水,當局派出工作人員前往協助。
當局隨後在2時15分和2時25分通報,兩處的積水已消退。

水位太高時門外的擋水板也會被衝倒,需要用沙袋加固。
《新明日報》記者當天走訪時,居民正忙著清理門前被積水衝來的雜物。
一名不願具名的女屋主指出,自去年12月起便因持續豪雨而時常出現積水。「上一次頻繁積水還是10年前。」
居民林先生(39歲,自僱人士)受訪時指出,上周一場豪雨後水位高漲,他家電動鐵門的電房被淹,導致短路,預計維修費要上百元。
「因大門無法關閉,導致今天積水時,一些垃圾也被沖入屋內。」
林先生也為此把門前地勢墊高。
在該區居住了25年的陳先生則說,他每逢烏雲密布便密切留意天氣和溝渠水位,一旦發現水位高漲,便立刻通知鄰居移走車輛。
「我們會將車移到附近公寓或組屋的泊車場暫時避險。」
他說,出國期間也不敢掉以輕心,會遠程關注本地天氣,及時提醒家人防範,接下來還計劃把門檻加高。
陳先生補充,即使安裝了擋水板,但水位太高時擋板會浮起,積水還是會湧入屋內,因此必須用沙袋加固。

有居民在屋外放置擋水板防止積水進入屋內。
他說,有些鄰居的住宅設有地下泊車場,遇到淹水時損失更為慘重。
居民李先生(38歲,企業家)去年才搬入該區,坦言之前沒料到淹水問題如此嚴重。他說,早前淹水導致他停在路邊的整輛轎車進水,送檢後被判定需報廢。
他透露,如果保險不賠,將損失高達6萬5000元。
他也說,曾試過大水淹沒門外電箱,導致全屋停電。為防再有類似情況,他已向當局申請安裝擋水板。
「電箱短路也將我的門鈴弄壞,需要請人來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