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新第二通道連日大塞車,原本的活雞送抵新加坡已成死雞。(圖由陳坤成提供)
報道:蔡慧春
(新山28日訊)由於近日嚴重塞車,從大馬農場到新加坡屠宰場需耗時長達13小時,造成一些羅里內有30%至40%雞隻被悶死,並且嚴重影響宰殺流程,導致供應鏈一度中斷。
在新加坡執業的大馬籍雞鴨屠宰場董事陳坤成向《星洲日報》指出,若是平時,每天載送雞隻到他的屠宰場的羅里共有15輛,會在清晨6時許開始陸續抵達屠宰場,到了下午5時許就會完成所有雞隻的處理過程,司機也能收集完雞籠開車返回大馬。
宰殺至供應鏈都受影響
他說,但因昨日(27日)的塞車情況嚴重,導致第一輛抵達屠宰場的羅里是在昨天早上9時許才抵達,最後一輛更是遲至晚上9時至10時才抵達,使到宰殺至供應鏈都受影響。
「較遲抵達的羅里內,大部分都有雞隻被悶死。」
他說,今天的情況更為糟糕,由於「吸取經驗」,農場羅里從昨晚9時就開到馬新第二通道排隊出境,但最早抵達的羅里到屠宰場也已中午12時。

屠宰場工人從雞籠里淘汰掉死雞。(圖由陳坤成提供)
陳坤成表示,每輛羅里大約可運載3500隻活雞,車內有30至40%的雞隻被悶死,他都不知道損失應由哪方承擔。
他說,堵塞13小時才到站,就連司機都受不了,何況是悶在車內的雞隻。
他表示,為了體恤運輸司機,這兩天,他們都準備好食水供給長時間塞在車龍的司機。
他說,如果情況沒改善,肯定會影響新加坡的雞隻商家,嚴重的話會導致新加坡人沒有雞吃。
「因為司機們不願意開車送貨,長時間堵塞在車龍會使得他們精神崩潰的。」
為此,他希望大馬政府與新加坡政府共同解決馬新通道的塞車問題。
他表示,儘管支持新加坡政府的防疫措施,不能責怪新加坡政府為保障國人安全進行冠病檢測,但他疑惑是否真的需要每天檢測同一名羅里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