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業主:如何避免歧視性僱傭

2020年12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歧視性僱傭

從2020年10月1日起,新加坡人力部對人力招聘流程實施了更嚴格的規定,以防止歧視性雇用。那麼,今天福智霖小編就來跟您講解一下在新加坡什麼是歧視性雇用,以及如何避免發生類似的情況。

什麼是新加坡的歧視性僱傭?

歧視性僱傭是指根據員工的工作能力以外的因素招聘員工。根據新加坡《公平就業三方準則》,這種歧視性因素包括年齡、宗教、種族、性別、國籍、婚姻狀況和家庭責任。它還指企業優先雇用外國人而不是新加坡人。

歧視可能發生在招聘過程的任何一個環節,作為僱主,經理或人力資源主管必須了解這一點,並接受培訓以避免歧視性做法。

那麼,歧視性雇用會發生在哪些環節呢?

1. 招聘廣告

首先,僱主應避免在招聘廣告中標明某一職位需要的特定屬性。例如,招聘廣告中最常見的歧視性屬性的例子之一是 "只招收講普通話的候選人",這可能會被視為歧視。但是,如果普通話確實是從事該工作的必備語言,則應明確說明這一屬性的原因,以避免任何誤解。

其次,僱主應避免使用暗示對某些年齡段偏好的詞語或短語。這類短語的例子包括 "看起來很年輕"、"年輕",甚至 "應屆畢業生"。如果某項工作的性質對體力要求較高,僱主應準確描述所需的任務,而不是標明年齡界限,例如 "應聘者需要搬運每袋至少10公斤的大米 "或 "應聘者需要操作重型設備"。

如果某個工作崗位需要特定的性別,如女裝專賣店需要女模特,應明確說明找女性而不是男性的原因。否則,應避免使用 "女性工作環境 "等詞語或短語。

婚姻狀況和宗教信仰是就業中無關緊要的標準,不應提及,除非是有特定宗教功能的工作,應明確客觀地提出。

2. 應聘表格

應聘表格應避免任何收集無關信息的欄目,如身份證信息、婚姻狀況以及申請人是否懷孕、有無子女或殘疾等。

3. 測試

如果需要通過測試來評估應聘者是否適合該工作,測試應與工作相關,並定期審查,以確保測試內容和評分不存在偏差。

4. 工作面試

與工作有關的問題,如描述相關工作經驗或解釋應聘者如何應對挑戰,都是可以問的。但面試官不應詢問例如未來的婚姻和生育打算。

如果該職位需要經常出差,面試官應充分說明工作細節,並詢問應聘者是否能夠滿足要求。

如何識別歧視性僱傭?

新加坡人力部有幾種方法來查明僱主是否有歧視性僱傭行為。首先,當求職者向新加坡勞資政公平僱傭聯盟提出投訴時,聯盟將與僱主聯繫,鼓勵他們採取公平的雇用做法。如果僱主拒絕這樣做,勞資政公平僱傭聯盟就會將此事上報人力部。

其次,新加坡人力部利用數據分析,將某一公司的就業數據與行業同行進行比較。如果發現的數據與行業同行有明顯差異,該公司將被視為歧視性僱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