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基礎教育全世界第一,雙語教育成為主要特色。這兒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華語,又把馬來語、泰米爾語等母語做了結合。
親切的語言環境,與國際接軌教育體系,引來不少明星和富豪的青睞,把孩子送到這裡上學。

(張柏芝兩個兒子的新加坡讀書)

(吳鎮宇兒子在新加坡讀書)

(頂級富豪羅傑斯的女兒在新加坡讀書)
新加坡更有一等一的高等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常年蟬聯亞洲名校榜首。

乾淨整齊的街頭,豪華跑車大家習以為常,巴士公交,大家也是怡然自得。新加坡從頭到腳,都透露出一份自信和從容。

新加坡不爭不搶,卻一直蟬聯各大全球榜單。想著默默無聞,辛勤耕耘,奈何實力不允許:
去年旅遊滿意度,超過加拿大、澳大利亞位居榜首

2019年最愛最滿意的旅行目的地,就是新加坡!

(數據來自馬蜂窩)
不負眾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

2019年亞洲最有競爭力的國家……

現在的新加坡,哪怕建個機場,都要斥資百億,力造全球網紅,樟宜童話開創機場娛樂城的先河。

這一切都要仰仗開國之父李光耀,是他締造了被亞洲各國效仿的「新加坡模式」,重磅打造了一座充滿奇蹟魅力的智慧城之城。

李光耀為新加坡做了什麼
為了打造這麼一所人人嚮往的人間天堂,李光耀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在卸任期間,看著一手創下的「江山」,他「警告」下一任總理,只要管理不好新加坡,即便他去世了,也要坐起來。

毫不誇張地說,他已經和新加坡融為了一體。而這一切,和他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1
嚴刑峻法,安全至上
對於新加坡法律的事無巨細和嚴格程度,麥斯咖咔也介紹了不少,這一切的起源還要從李光耀說起。

李光耀雖然崇尚儒家思想,但也相信人性本惡的觀點,他認為嚴厲的刑法和嚴苛的執行手段是維繫國家穩定發展的根本。
雖然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他,尊崇傳統憲制和契約精神,為了有效地執行死刑和鞭刑,他毫不猶豫地取消了英國人留下的陪審團制度。

而這在西方國家看來,是蠻橫,沒有人權的,這種思想的交鋒終於在1993年,一名美國少年在新加坡執行鞭刑爆發。

即便是美國領導人求情,卻依舊沒有免去刑罰的實施,這讓西方人權組織把新加坡比喻成「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國家。
在李光耀鐵手腕的影響下,新加坡真正成為了可以自己掌握命運,不用把腦袋系在他人褲腰帶上的全球最安全國家之列。

2
居者有其屋,國泰民安
社會上的貧富差距,無可避免地發生了。在大大小小的利益衝突中,觀察入微的李光耀發現哪怕一輛摩托車都可能引發流血衝突,可見大家都很珍惜自己的個人財產。
那如果說把摩托車換成房子,是不是更能抓穩國民的心,讓他們在勤勞工作的同時,又有安家立業之所。
於是李光耀帶領人民行動黨喊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號,建屋局不以營利為目的,經營虧損部分由政府補足。

(1965年,李光耀在第一批建成的組屋前合影)
上個世紀60年代,新加坡的絕大部分居民的居住環境都是養雞養鴨的棚屋」甘榜」生活。組屋的發展一開始是很艱難和緩慢的,一直到1968年的河水山大火事件。

讓人們從中獲利,實際上是引誘擁有非法木屋的土地的人放火。

此後,政府便開始加快建造組屋的工作,再加上1966年制定的「土地徵收法案」,興建組屋的過程得以發展迅速。

到了二十一世紀,居民對住房的要求不斷提高,建屋局的設計也不斷改進,新穎前衛的新型組屋開始出現。

(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的地標組屋項目-達士領。)
如今,新加坡是世界上擁屋率最高的國家,93%的本地居民擁有自己的房產。年輕人工作2-3年一般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組屋。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原是唐代詩聖杜甫的宏偉願望,卻由於李光耀的存在,在新加坡得到了實現。

3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
1965年被迫獨立時,新加坡人口為200萬,其中華人占3/4,人均GDP僅為450美元,經濟嚴重依賴駐守英軍,再加上二戰後各國經濟都陷入僵局。
靠海吃海的新加坡,依靠單一的轉口貿易已經徹底失去經濟主動權了。於是「初為國父」的李光耀,開始了一系列的轉型和調整。

首先,對於當時窮得只剩下人的國內來說,他鼓勵開放和移民,選擇使用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在國際舞台上更具競爭力。

掃清可預見的障礙後,李光耀像是一位剛搞好研發的小販一樣,帶著自己的領導班子,干起了「推銷」的工作。不是去美國講述小國的起家史,就是去日本談融資,定合作。

李光耀說,不在乎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只想讓新加坡填飽肚子。
歷史證明,他是對的!他抓住了全球經濟騰飛的浪潮,促使新加坡逐步轉型為技術密集型工業,經濟成就一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

直到1991年,李光耀卸任時,新加坡人均GDP為14504美元,是1965年獨立時的30多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