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重開一個多月來,商家表示,人流和銷量逐漸回升,但未能恢復到冠病疫情之前的營業額。業者也觀察到,民眾消費行為出現改變。

阻斷措施期間,一家售賣雜貨的日本品牌就發現,清潔用品、廚具和睡衣,取代衣物、家具和美妝產品,成了店裡最暢銷的三種產品。而即使在阻斷措施放寬後,業者說,人們的消費行為也改變了,他們到店裡來之前,已經清楚自己想買什麼。
無印良品門店經理渡邊皋月透露:「重新開業後的第一周,顧客的轉換率是九成,阻斷措施前是25%,目前則穩定維持在50%。顧客進來不再只是逛逛看,而是已經決定要買什麼產品。」
商家說,顧客待在店裡的時間更短,而且有更多人預先打電話確認店裡有貨才出門購買。
品牌也在阻斷措施期間強打網購平台以吸引更多買家。營業額比預期來得好。不過對這個巴西果凍鞋品牌來說,少了遊客,營業額也跌了三成。

Enviably Me董事經理邱永勝表示:「危機時期,我們顯然不是消費者首要的消費選擇。我們很慶幸顧客帶動營業額回到以前的七成。我們希望可以百分百恢復,但這很難。」
疫情促使商家積極開拓更多銷售渠道,這家鞋子品牌接下來也計劃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直播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