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凌之
新加坡社區二手菸問題向來棘手,隨著居家辦公成為新常態,有關居家吸菸的投訴有所增加。新加坡政府採取冠病病毒阻斷措施以來,全國範圍針對社區吸菸的投訴猛增四分之一。如何以合適手段保障居民健康,成為各區急須探討的事項。
新加坡社區事務署過去平均每月收到關於社區吸菸的投訴不到2000宗,這一數字在今年5月和6月上升至2500宗以上,其中近一成直接針對居家吸菸問題。
目前煙客在組屋走廊、電梯、樓梯口或底層等公共場所吸菸屬違法行為,但在組屋內吸菸並不違法,煙味在人口密集的組屋四散,給非吸菸者帶來極大困擾。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8月29日)中午與荷蘭—武吉班讓市鎮理事會職員及基層領袖到全國「治煙先鋒」義順南取經。她有意在武吉知馬區內設置類似樟宜機場或義順南的特定吸菸區,打算先在金文泰4道的組屋區試行。
「我會和幾座反映有居家吸菸問題的組屋居民討論,了解接受度。如果他們接受設立特定吸菸區,這至少是個渠道,鼓勵煙客使用這些設施。」

沈穎(右)昨天在國會議員陳澮敏(左)的陪同下,在義順南了解那裡的特定吸菸區計劃。(海峽時報)
她表示,阻斷措施期間,基層領袖觀察到居家吸菸情況明顯加劇,然而許多居民為免與鄰居正面衝突有傷和氣,只在社區通訊群組或議員家訪時才反映問題。她近來也試著採用柔性手段,給組屋煙客送上健康食品禮籃,並附信善意提醒有鄰居投訴,鼓勵居民戒菸。
沈穎說,鄰里糾紛一般由第三方進行社區調解,或通過鄰里糾紛仲裁庭解決。「我在看全國住宅區吸菸的投訴數據,也研究現有解決糾紛的方案……看這是否能作為解決棘手居家吸菸問題的渠道來推廣。」
義順南是新加坡最早實行特定吸菸區計劃的鄰里,總造價40多萬新元的50個特定吸菸區皆由企業認捐,旨在減少區內二手菸問題。據了解,一些熱門特定吸菸區一天收集到200個到300個菸頭。
負責義順南事務的義順集選區議員陳澮敏透露,吸菸投訴主要來自較新的組屋,育有孩子的年輕家庭更主動就二手菸問題發聲。她三周前開始在收到吸菸投訴最多的五座組屋的電梯及個別樓層張貼附有嬰兒卡通的禁菸海報,希望煙客注意吸菸對鄰居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張貼在組屋樓層吸菸熱點的海報以嬰兒卡通為主題,希望煙客吸菸前考慮到個人行為對鄰居的影響(陳斌勤攝)
「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環境對每個人都造成很大壓力,我個人更想在採取罰款等執法措施前,用道德勸說和溫柔提醒的做法說服吸菸者……這是一個需要社區團結起來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