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苦練英語十幾載,一句Singlish...艹!一句回到解放前呀!
Singlish...就是新加坡英語,也是很多小夥伴口中坡式英語...為何說苦練英語十幾載...
Singlish一出就要回到解放前...
Singlish究竟有多魔性...
一則視頻了解下,這是去年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發起了一波Singlish挑戰...
感受一下:
視頻連結:https://v.qq.com/x/page/o07526dagm3.html
剛到新加坡的小夥伴,一到機場就開始懵B了...
買了瓶水,Hmmm售貨員說要tree?

(圖:來源自網絡)
因為,新加坡人一般會忽略『h』的發音
tree=three
新加坡式英語的語法參照了一些方言中的語法,比如新加坡土語馬來語,通常會省略大部分介詞、動詞變位和名詞的複數形式。
詞彙上,則反映出了新加坡廣泛的移民血統。
新加坡式英語的詞彙借鑑了馬來語、閩南語、粵語、普通話和其他中國方言,還有印度南部的泰米爾語。
比如「lim kopi」(喝咖啡)一詞,「lim」是閩南語的「喝」,「kopi」是馬來語的「咖啡」,「lim kopi」就是二者的結合。
一個非常焦慮的人會被稱為「kancheong spider」(焦慮的蜘蛛)。「kancheong」是粵語中「焦慮」的意思,這個詞會讓人聯想到一隻蜘蛛驚慌失措團團轉的場面。
當你遇到無法忍受的情況,可以大喊一聲:「Buay tahan!」(不能忍了!)「buay」是閩南語「不能」的意思,「tahan」是馬來語「忍受」的意思。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新加坡人也會把標準英語中單詞改頭換面。
比如,「reverse」(倒車)被改成了「gostan」,來源於航海術語「go astern」(後退)。這個詞提醒新加坡人,新加坡曾是英國的一個港口。
「Whack」在標準英語裡的意思是「狠揍某人」,到了新加坡式英語中,則被引申為了新加坡人最愛的消遣——「吃」,也表示「胡吃海塞」。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式英語還發明了一系列簡單詞彙,它們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但放在句末時則可以大大改變你說話的語氣。
「I got the cat lah」(我抓到貓lah!)是肯定語氣,表示你抓到了這隻貓。「I got the cat meh?」(我抓到貓meh?)則為困惑語氣,表示你可能把貓丟了。

(圖:來源自網絡)
過去,新加坡式英語只是一種口頭語言,現在則演化出了書寫形式,出現了可以體現發音的拼寫形式。這多半要歸功於社交媒體的影響。
比如,「Like that」(像這樣)在新加坡式英語裡的寫法是「liddat」。
20世紀90年代,情景喜劇角色「Phua Chu Kang」葛米星使得「Don't play play」這句話開始流行起來,大概意思是「別來煩我」。新加坡式英語中,更精確的書寫形式是「Donch pray pray」。
困惑了嗎?Donch get kancheong(別著急)。
在新加坡多呆點時間,you sure get it lah(你一定能學好的lah)!

(圖:來源自網絡)
不過...Singlish不少詞彙可是被牛津詞典給收錄了!
所以來新加坡,Singlish也得考個「級」...
這樣才能更好融入新加坡的小圈圈...
1、常用詞彙
AH BENG
福建話或閩南話中意為「An unsophisticated Chinese boy」(不懂世故的華族男子);
Example:"Wah lao eh, why you so chao ah beng one?" (Goodness, why are you such an ah beng?)
AN CHUA (ahn-choo-ah)
福建話意為 「What's the matter?(有什麼事嗎?)", "What's up?" or "How are things?" 通常在通電話時用到;
Example: "Hallo? Ah Kow? An Chua?"
BALIK (bah-le』h)
馬來西亞語 中意為 「to return home」(回家).
Example: 「5 o』clock and you balik-ing orreddy ah?」
BEH TAH HAN (bay tah hahn)
一個閩南語和馬來語的混合詞,意思是, "I can't stand it(我受不了了)" or "I can't deal with it(我搞不定)」
Example: 1. "Why must he speak with that accent? Damn beh tahan!"
2. "Aiyah, sometimes I really beh tahan him!"
HABIS (Hah-base)
馬來西亞語中意為 "finished" or "end"(結束).
Example: 1. "Alamak, masuk two goals already! Habis lah!"
2. "If the boss see you tuang like that, you sure habis, man!"
HOONG KEE
福建話中意為 'cigarette'(香菸).
Example: "Eh, go outside and take a hoon kee break, ai mai?"
KIU KIU KIO (kee-oo kee-oo kee-yo)
福建話意為 "make a lot of noise". 普通話中意為 "it's "gua gua jiao".
Example: "Aiyah, you told me how many times oreddy! I'll do it! Just don't kiu kiu kio anymore, can or not?"
LALING (lah-ling)
發音近似 "darling".
Example: "Oh my lurf, my laling, I hunger for your tush, a long and lonely time!"
ONE
一個新加坡英語特有的詞語使用方法, 在使用上類似於「lah」,但它幾乎總是跟在一個詞後面,這是某種屬性。這可能源於普通話中的「de」和閩南語中的「eh」, 簡單來說,Singlish里的「one」=中文裡的「的」。
Example: He never study one. 他從來不學的。
Like that one. 就是這樣的。
Who say one? 誰說的?
Sure can one. 一定行的。
SI BEH/SI PEH (see bay/see pay)
福建話或閩南語中意為 "very" or "extremely"(超級,非常,極其);
Example:1. 「This curry is si peh hiam man!」
2. 「Professor Lau’s class was si beh cheem.」
YAH LAH!
意為 "I know!(我知道了!)" 通常用於強調
Example: Beng: "Eh, don』ch angry leh, just kidding what!"
Seng: "Yah lah, yah lah, OK lah!"

(圖:來源自網絡)
2、經典例句
Yesterday got so many people! — 昨天人真多!
Not good one lah. — (這個)不好的啦。
How come never show up? — (他)怎麼沒來?
I like badminton, dat's why go play every weekend. — 我喜歡羽毛球,所以(我)每個周末都去打。
He throw it liao. — 他扔掉了。
Ah Song kena sai oreddy, then how? — 阿松惹麻煩了,怎麼辦?
I can /kɛn/ do this lah. — 我會做啦。
I can't /kɑn/ do this lah. — 我不會做啦。
My boy-boy is going to Primary One already. — 我的兒子(仔仔)都上一年級了。
You go take the small-small one. — 你去拿小小的那個。
They never study meh? — 難道他們不學習嗎?(粵語:佢地唔學野咩?)
You don't like that meh? — 難道你不喜歡嗎?(粵語:你唔鍾意咩?)
...
今天先到這樣了吧!
舌頭已經有點捋不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