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次發聲,已經昭示了周大伯的決裂。李繩武認為新加坡是個法治國家,已經不需要獨裁的李家繼續執政。其和父親和姑姑一樣,想維護爺爺在新加坡人心中的地位,不想給新加坡貼上「世襲」的標籤,損壞爺爺的形象。
而對叔叔和姑姑對父親的質疑,李顯龍的兒子李鴻毅表示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

李鴻毅和李繩武,作為新加坡第一政治豪門的後代代表,不約而同地都對新加坡政府產生了質疑。可見作為網際網路一代,面對更開放的未來,年輕人則更渴望自由和開放。
而作為新加坡的第一家族成員,李顯揚和李瑋玲,顯然他們更願意維護父親李光耀形象,和父親親手為新加坡樹立的價值觀。而李顯龍則違背了父親的遺願,更願意將父親的影響力化為政治資產,為家族統治樹立威望,使得李家政權在黨派中更為牢固。

由此,我們看到了新加坡第一豪門價值觀決裂,也顯示了新加坡政府內部的政治矛盾和未來的接班人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新加坡現在仍是李家的新加坡。只是不知道,面對國民支持率不斷下降的李家政權,不知道李家的豪門政治,還能延續多久。
總結
新加坡被稱為現代城市的典範。它乾淨整潔,發達繁榮,法制化,是世界公認的花園城市。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從李家三兄妹的內訌中,我們看到,新加坡政府並非媒體報道得那麼完美。但毫無疑問的是,是李光耀用華人基因、西方思維,成就了新加坡,使得李家走向新加坡的政治豪門。
但新加坡終歸是個國家,它只是帶有華人的血脈和基因。也許在李光耀看來,華人的血緣宗親思想里,畢竟隔著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有一條國界線。已經非古時候的宗主或宗親國。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李光耀一生訪華33次,卻從未去梅州祭祖。不過當時的中國,也沒有今天這般實力。不過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將有更多的小國依附。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權力的豪門盛宴在現代化的今天,已經越來越難以世襲。西方民主的套路,隨著文明的進步,政治的把戲,已經越來越讓年輕人反感,李家後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