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王乙康FB)
而且最近兩天從數據上來看,社區病例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去。

前天《彭博社》公布了最新的全球防疫韌性排行榜,新加坡因為近期的社區感染病例增加,從前段時間第一名滑落到了第二名。
紐西蘭重回冠軍寶座。
不過新加坡依然能有第二名,說明國際上給予新加坡防疫一定的認可。
很多人會質疑新加坡,最近病例這麼多,憑什麼第二名。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榜單是怎麼回事:
原來從2020年11月起,彭博社每月都根據11個指標綜合評判各個經濟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現。
這些指標涵蓋了方方面面
每10萬人新冠確診病例數
死亡率
每百人接種疫苗人數
另外還有
抗疫過程中能否做到「自由通行移動」,疫情下封城是否影響經濟等。

綜合開放程度、封城對經濟影響等方方面面,其實可以理解新加坡為什麼排在第二名。
前段時間李顯龍在全球經濟復甦論壇上提到,新加坡是不可能「閉關鎖國」的。

圖源:新加坡總理公署
李顯龍總理直截了當地表示,一個國家需要的所有原材料都自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各國必須合作,貿易必須開放。
疫情期間,新加坡需要食物、需要燃料、需要人員的流動,這些需求都不可避免地需要部分性開放邊境。
他還提到現在距離新加坡全面開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圖源:新加坡總理公署
最近很多人「唱衰」新加坡。
作為一個開放型的小國,新加坡確實一直都在經濟和防疫的天平兩端掙扎。
不過我們從最近的一些經濟數據、防疫數據來看,新加坡正在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