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當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和俏江南創始人張蘭,在夜深人靜、回顧往事的時候,會不會都覺得,自己當初潤去新加坡,是一生中做的最成功的決定?
因為,如今,世界在下沉,而新加坡在狂歡。
這個面積還不到廣州十分之一的小國家,2021年GDP總額近2.7萬億,超越蘇州,直逼廣州。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1年新加坡人均GDP近49萬元人民幣,美國都不是對手。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預計,新加坡經濟將在2022年迎來3%-5%的增長。因此有人預測,2022新加坡的人均GDP將超過53萬元人民幣。
宏觀的數字可能不太直觀。其實,兩個詞就能體現出今年新加坡經濟好到什麼程度,那就是:搶人、搶房。
第一,招工靠搶。
據報道,新加坡今年工資普遍比去年有所增長,很多公司直接漲薪15%。
要知道,新加坡公司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比較摳門的。一位從新加坡潤回國的網際網路從業者表示,放在平時,即便是相對更「捨得花錢」的網際網路公司,漲薪幅度基本都在5%,連10%都很少見。
一些急用人的公司,不光漲薪,還儘可能的贈送福利,不僅成功入職後就馬上發3000元新幣,約1.4萬元人民幣的入職獎勵,還承諾除了年終獎、帶薪年假、醫保外,還要提供子女助學金。

即便如此,依舊有公司搶不到員工。這些公司甚至聯合起來,要求新加坡趕緊放寬外籍人員來新加坡工作的政策限制,「先解決了目前缺人狀態再說!」
第二,租房也得搶。
今年新加坡租房市場,火爆到不可思議。
據媒體報道,現在外籍人士租房,普遍要比以前多掏20%-40%的租金。甚至有豪橫的房東,開口就是翻倍的要價。
就這,為了拼手速,很多人甚至都來不及實地考察,僅憑中介發來的幾張照片幾段視頻,當場就交訂金了。
生怕「多看一眼,房子就沒了」。
於是,有人自然就有了潤去新加坡的打算。而機構們也及時站出來,給有想法的人支招。

別說普通人了,其實中國企業早就開始往新加坡潤了!
為什麼全球普遍難過的時候,新加坡卻過的這麼滋潤?
為什麼這麼多企業,都想去新加坡?
01
5月20日,當5000多萬人在線上觀看周杰倫演唱會的時候,蔚來正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
從此,蔚來成為首家在美國、中國、新加坡三地上市的電動車企業。
促使蔚來進行「占坑式」上市的,是美國。因為,美國正在阻擊中概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就是SEC,先後甩出9批「預摘牌名單」,149家中國公司上榜。前年被特朗普搞了一半的中概股風波,被拜登推上了高潮。
上了「預摘牌名單」,意味著可能會在將來被迫從美股退市。
此前,包括百度、愛奇藝、微博在內的23家公司,已經進入「確定預摘牌」名單,最早2024年初就要被踢出美股。
而還沒有進入「確定預摘牌」名單的公司,則被要求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交出包含原始數據的審計底稿,接受審查。否則,就要被列入「確定預摘牌」名單,進行清退。
三十年來,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總共也就270多家,如今,一半都被拉黑了。蔚來,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蔚來得趕緊找幾個備選的交易所。新交所,就是其中之一。

一下子來了個超2100億元人民幣市值的獨角獸,新交所樂開了花。於是,蔚來在新交所掛牌的流程,順滑無比。
5月5日被SEC公布列入「預摘牌」名單,5月20日就直接成功登錄新交所。即便算上之前的準備時間,蔚來在新交所掛牌的流程,也是過分的順利。
為什麼蔚來在新加坡上市這麼快?因為,新交所不僅搶人,連中概股也搶。
中金公司研報評估,中概股如果從美股回歸,將可能帶來超過740億元人民幣的新增募資規模。
目前新交所正在洽談的中概股企業超過100家,涵蓋了從金融科技到消費科技,從房地產到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等多個行業。
蔚來不是唯一受打壓而被迫轉移陣地到新加坡的公司,美國也不是唯一打壓中國企業的國家。近年來,印度也在不斷的打壓中國企業。
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美國的手法起碼還算體面;而印度的手段,真就一點都不講究。
300多個與中國有關的應用程式說封就封、中國的投資說限制就限制、中國企業數十億資產說凍結就凍結,甚至還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審查」。

為什麼說是「惡意審查」呢?有印度的中國企業吐槽說:「他們每次都查不出問題,但每次都要錢。」
甚至,就算來自新加坡的公司,只因為老闆是華裔,也遭受連坐。
3月底,東南亞跨境電商平台Shopee宣布「鑒於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決定關閉其印度業務。
在印度和美國的雙重打壓下,騰訊已經表示要把東南亞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和騰訊「並肩作戰」的,還有小米、阿里、位元組、華為等。
位元組計劃在3年內,向新加坡投資幾十億美元。阿里已經向新加坡的外賣服務商Grab投資了30億美元。
跨境電商SHEIN,一度超越Amazon,成為美國下載量最大的購物App,卻在印度屢遭打壓。網傳SHEIN正在新加坡大量招人,並有將新加坡設立為國際總部的計劃。
除了大廠外,很多想要出海的中國公司,都把新加坡當做了橋頭堡。
大廠搬到新加坡,首先需要招兵買馬。他們先把人搶走了,之後才輪得到更小一點的公司。這樣一來,小公司的員工就稀缺了。

可以說,因為中美、中印鬧彆扭,新加坡在中間占便宜。
那麼問題來了,東南亞有這麼多國家,為什麼是新加坡?
畢竟,新加坡不過彈丸之地,比上海的浦東還小。即便在東南亞,國土面積也是墊底的。
美國不僅看上了新加坡,還對新加坡寵愛有加。
美國不僅幫助新加坡發展經濟,甚至為了確保它免遭周邊鄰居欺負,一直向新加坡提供軍事援助。

從新加坡建國初期,美軍就在新加坡擁有軍事基地,而新加坡也非常積極配合。新加坡購買了美國戰鬥機之後沒地方訓練,還會直接飛到美軍在關島的基地進行訓練。
為了更好的成為美軍航母補給站,新加坡投入巨資建立樟宜海軍基地,成為美國海軍自撤出菲律賓後,在東南亞開闢的第一處航母駐泊基地。
到現在為止,美國在新加坡擁有樟宜海軍基地、森巴旺海軍基地、巴耶黎巴空軍基地等眾多軍事基地的使用權。

為什麼美國這麼熱心一個跨越半個地球、距離自己超過1.5萬公里的小國家?而新加坡為什麼這麼聽話,一直積極配合美國?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會不會永遠忠於美國?
02
從客觀條件來說,新加坡之所以如此受寵,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太過優越了。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道上。

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航運的「生命線」、「海上十字路口」,是印度洋和太平洋航運溝通的最重要通道。往來亞洲、非洲、大洋洲和歐洲的船隻,都要經過這裡。
這裡的貨物進出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馬六甲海峽因此成為世界十大海峽之首。
而新加坡港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南側,最大吃水深度24.5米,最大可停靠30萬載重噸的船舶,最大可泊35萬載重噸的超級油輪,堪稱樞紐的「樞紐」。
如今的新加坡港,已開通200多條航線,連接123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並擁有年處理6.3億噸貨物、3370萬TEU的物流的能力,成為世界第二大港口,僅次於上海港。

(TEU是英文Twenty-feet Equivalent Unit的縮寫,通常用來表示船舶裝載貨櫃的能力,也是貨櫃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統計、換算單位。是以長度為20英尺的貨櫃為國際計量單位,也稱國際標準箱單位。)
新加坡港內擁有7個自由貿易區、倉庫8.5萬平方米,堆場23.4萬平方米,過境貨物倉庫為12萬平方米。
新加坡港還是世界第一大燃油供應港,貯藏容量80萬立方米,精鍊能力每天為120萬桶。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樞紐,離中國不到4000公里,坐飛機最快不到五個半小時就到了。
如此優越的位置背後,卻是狹小的國土面積,以及匱乏的自然資源。新加坡甚至連飲用水,都要依賴馬來西亞。如果不跟其他國家做生意,新加坡人連生存都難以保證,更別提保護自己了。

因此,自然稟賦決定新加坡很重要,卻也非常依賴各種靠山。新加坡的近代史,基本就是不斷找靠山的歷史。
從1867開始到1959年,將近一個世紀,新加坡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在此期間,新加坡雖然沒有獨立主權,卻也在英國的羽翼下被保護得很好。
然而,二戰期間,日本軍隊輕易就打敗了新加坡的英國軍隊。這一仗讓新加坡意識到,英國已經沒辦法保護自己了。
20世紀中期,在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等人的帶領下,新加坡開始了民族獨立運動。被二戰掏空身體的英國,決定放棄殖民統治,並開始逐步撤軍。
1959年,英國承認新加坡自治,同時也意味著,英國沒有了保護新加坡的義務,於是李光耀決定依附馬來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