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棟摩天大樓之間的雷射,是銜接彼此的走道嗎?( Midjourney AI)
作者 侯佩瑜
在上個月落幕的新加坡設計周,探討了如何通過未來設計和設計未來,克服未來的挑戰和趨勢,塑造一個更美好的新加坡,乃至世界。
網絡媒體Rice根據演講者對新加坡未來設計的建議,再通過人工智慧圖像生成器Midjourney的幫助,讓我們一窺新加坡在10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
未來食肆標配:分解廚餘的蟲蟲箱子?
想像以後小販中心、咖啡店等的托盤迴收處擺放的不是廚餘垃圾桶、而是裝有成千上萬的黑水虻的透明玻璃箱子,食物垃圾交給他們「包辦」就好啦!

黑水虻張口大嚼,將廚餘全部吃掉,化為肥料。( Midjourney AI)
食客不再把吃得乾乾淨淨的雞骨頭和沒吃完的米飯倒進垃圾桶,而是把食物殘渣扔到類似上圖的箱子,讓黑水虻大快朵頤一番,再將食物垃圾分解為「寶貝」。
根據國家環境局的數據,新加坡在2021年累計的81萬7000噸食物垃圾當中,只有15萬4000噸被再循環,循環率只有19%。食物浪費不僅會增加了我們的碳足跡,還會加劇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
這些黑水虻可以有效地「原地」解決我國食物垃圾問題。這些蟲子在幾天內,就能將食物垃圾轉化為富含蛋白質的植物肥料,然後用到人類食用的糧食作物上。
想知道黑水虻如何將垃圾轉為寶?請看這篇。
當我們開始構思裝著黑水虻的玻璃箱子時,其實設計就開始起作用了。例如:我們如何讓箱子在小販中心的環境下變得更實用?
在未來,我們說不定還可以通過設計,讓這些看起來可能令人反胃的蟲蟲箱子,變成食閣里賞心悅目的一角。
新加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達士嶺(Pinnacle@Duxton)

(Midjourney AI)
全球人口激增,居住讓各個迅速發展的國家頭痛不已,地小人多的「小紅點」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如果在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在最小的土地面積內「擠進「最多的人,那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呢? 早在2010年,來自ARC Studio建築事務所的邱彬銘就提出一個論點,那就是只需要1000個新加坡(全世介面積的0.5%),就可以容納全世界的人口。 (編按:邱彬銘當時的想法是:新加坡的可建築的土地面積是710平方公里,預計可以容納650萬人口。把這人口數字乘以1000,就得到65億的世界人口(聯合國當年預計2011年世界人口將達70億),也就是說若按照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全世界只要71萬平方公里(相等於智利的面積)就能容納全世界的人口,而奇妙的是:這只是全世介面積的0.5%。以此類推,
1000個新加坡就不就等於整個世界了嗎?) 隨著舊組屋區逐一重新發展,也許新加坡日後的組屋都是摩天大廈,建得越高越好,就像達士嶺一樣,一棟就能住上許多國人。
按照「1000個新加坡」的說法,100年後,新加坡會不會也只用0.5%的國土面積,就能容納新加坡的總人口?
未來的消遣好去處:元宇宙世界

新加坡沒地方可去了?不如去元宇宙世界過個周末吧。(Midjourney AI)
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我們對某個空間感到厭倦的速度,比建造新的空間還要快。
或許,元宇宙可以為新加坡人開闢更多的消遣空間。 元宇宙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人造虛擬數字世界,並有完整社會與經濟系統的多維虛擬數碼世界,人類以數碼身化身進入虛擬時空生活。
這個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現實眼鏡、擴增實境眼鏡、手機、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進入,裡頭可以置產、結婚、交友、投資等,與現實世界差不多。
喜歡去酒吧聚會和社交的人們,如果覺得喝多了一些,可以直接摘下虛擬現實眼鏡退出休息。畢竟,元宇宙還不能提供廁所。
以上聽起來雖然都像天方夜譚,但別忘了,人類就是先有了夢想,才逐步實現了現在和未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