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對女性、兒童友好程度在全球排名已屬前列。
但很多人都只是道聽途說,對於新加坡到底能友好到什麼程度沒有多少概念。
今天在媽咪專欄跟大家聊聊一個真實發生的例子。
她,是新加坡女警員。因為有著醫學夢,選擇懷孕期間備考醫學博士。如今娃已14個月大,已經是准媽媽的她成功考上醫學博士。

圖源:8視界、羅L予
新加坡女警員有著醫學夢 懷孕生子有家庭也毅然追逐
這位準媽媽的經歷證明,如果某個目標真的重要,擇業、結婚有家庭、生育孩子等等,無論人生進程如何,一心一意總會達到目的。
她的名字叫羅L予(部分化名),今年34歲。短短30多年的人生,年紀輕輕的她已經經歷了多重身份。 一開始,她只是一個想要當醫生的普通人。

圖源:the smart investor | 示意
羅L予想當醫生的念頭跟家庭成長環境有關。年幼時,羅的父親生過一場病,醫生治好了他。從那時開始,羅有了想要當一名醫生的願望。
可是達成願望的路途並不順利。羅L予的A水準考試發揮失常,成績不理想,以至於無法進入醫學院。
但這一變故對她來說路並沒有斷。她選擇報讀南洋理工大學的機械與宇航工程系,並且攻讀博士學位,不斷提升自己在3D列印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技能,最終優異成績獲得了3D列印技術的博士學位。
這一次博士畢業後,她再度選擇嘗試報考新加坡醫科,但這一回又失敗了。
此時的她已經走到人生中應該步入社會的階段。

圖源:street directory | 示意
於是她選擇加入新加坡警察部隊,成為一名新加坡女警員。因為在她看來,警察是「醫生類似的行業」。就職警員期間,她擔任的是特殊受害者單位調查員,也在鄰里警署任職過。
可是相似終歸不是。
警員生涯過來後,羅L予意識到警員工作雖然有意義,但始終不似醫生。她坦言,面對受害者時,時常感到自己的能力受限。
於是到2021年,她選擇辭去警員職務,決定備考2022年的醫科入學考試。

圖源:8視界、羅L予
此時預備備考的她,已經處在人生中的結婚生子階段。她懷著大肚子堅持備考。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次敗績後,她最終於2022年1月成功考入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實現了成為醫生的夢想。
現如今,她的寶寶已經14個月大。
羅L予回首過去的這些年,她很感謝家人支持、理解,讓她能夠在育兒和學業之間找到平衡,專注於追求自己的目標,並實現夢想。

圖源:DukeNUS | 授袍儀式現場
此後,她希望畢業後能在急診室工作,為患者提供及時的救援和治療。
8月11日,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在義安公司禮堂(Ngee Ann Kongsi Auditorium)舉行新生入讀的授袍儀式。

圖源:DukeNUS
在這場神聖的儀式上,共計有72名新生正式入讀醫學系。
這批學生背景多樣,有的是防務工程師、有的是警察,有的是政策分析員。還有累計10名碩士學位、1名博士學位得主。
這樣的場景在新加坡並不陌生。
事實上,新加坡鼓勵再就業、再深造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術領域。這堪稱是一種新加坡的「社會風氣」。
在這種風氣之下,很多新加坡女性,即便結婚生子,也不影響再修讀學位、重新擇業深造的進程。很多寶媽都是多方兼顧,家庭、工作、學業。
在新加坡的你是不是也正在經歷相似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