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禁止出口鮮雞已經一個多星期,本地雞飯供應如何了?
本地攤位紛紛「隨雞應變」,有的退而求其次改用冰鮮雞製作白斬雞,有的「大膽」改用冰凍雞,有的直接「轉行」賣雲吞麵,顧客普遍反應還不錯。
生意減少20%
來到麥士威熟食中心,可以看到多家雞飯攤位仍有售賣白斬雞,雖然排隊不像幾周前那麼長,但還是有不少人在排隊。
雞飯攤販透露,他們都是改用冰鮮雞來製作白斬雞,顧客的反應良好,接受程度頗高,但跟之前相比,生意明顯下降10%到20%。

以白斬雞聞名的天天海南雞飯原本表示一旦鮮雞斷貨就會暫停售賣白斬雞,考慮使用冰鮮雞製作燒雞,但最後仍然決定嘗試以冰鮮雞製作白斬雞。一些顧客看見他們仍在售賣白斬雞,都感到意外。
「雖然(用冰鮮雞)做出來的(白斬)雞沒有以前那麼滑,多數的顧客還能接受。」
一旦本地冰鮮雞的庫存耗盡,供應商可能從紐西蘭和泰國訂購冰鮮雞,所以估計能繼續售賣白斬雞。
有些公司自去年5月就被授權提供由泰國引進的冰鮮雞,並且在同年7月份開賣。

引進冰鮮雞的資料和程序非常繁瑣,因此在得知馬國暫停鮮雞出口的消息時,很多公司能非常快速地加強並增加供應量。
目前,每個星期從泰國進口6000到8000包冰鮮雞塊。不過,為了應付當前需求,公司爭取到每周可進口多達7萬5000包的冰鮮雞塊,是原本的將近十倍之多。

根據新加坡食品局網站資料,冰鮮雞是冰鮮家禽的一種。當局認為,冰鮮家禽的風險更高於冷凍家禽,從其他地方進口時必須符合標準,包括任何部位都不能經過冷凍處理,且必須保持在0至4攝氏度。
主要顧客為上班族的雞飯攤販表示,生意差了約20%,但是6月是學校假期,人變少是意料之中的事。有點攤販表示自己絕對不會使用冰凍雞,可能專注售賣燒肉和叉燒。

供應商未能確定本地冰鮮雞的庫存能維持多久也是個問題。
味道沒有差別
很多顧客表示,他們吃不出新鮮雞和冰鮮雞的差別,用冰鮮雞製作的白斬雞味道也相當可口,只有一部分人覺得雞肉稍微「硬」了些,其他人則更重視雞飯的價格。
-「用冰鮮雞製作的白斬雞根本沒有任何不同,但冷凍雞就另當別論,因為處理不好會有一股雪藏的味道。」
-「我本身喜歡吃雞飯,每個月至少吃一次,但感覺今天第一口咬下去時,雞肉有點硬,但還是會繼續吃。」
-「味道其實都一樣,讓自己「驚到」的是雞飯的價格,因為本來一碟只要5元,現在卻要5.80元。

這一波」雞肉荒「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