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顧客心愛之物量身打造相框,將他們的回憶裱起來化作永恆,無論是小時候穿過的嬰兒鞋,或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書,60多年來堅持以手工製作相框的金文泰鄰里裝裱店,如今已傳入第三代人手中。
陳美真(61歲)的父親陳銳泉(95歲)上世紀70年代初在馬來西亞開相館,搬遷至新加坡後在後港一代從事相框批發生意,並於1981年在金文泰開門店。
裝裱店對第三代接班人陳義耀(36歲)而言,承載著許多兒時回憶。從小看爺爺、母親和姑姑經營家族生意的他,在品質管制行業打拚五年後,決定接手家業,把傳統裝裱工藝傳承下去。
在金文泰做生意40多年,他們祖孫三代見證了金文泰的變遷。陳美真說,剛搬到金文泰時,店門口有三個小山丘,如今則是繁忙的金文泰地鐵站。
「吃喝購物在鄰里」第二系列的首場導覽活動昨天在金文泰舉行,100名團員昨早在導遊的帶領下,探索這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的市鎮。
這一系列活動由新報業媒體華文媒體集團、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以及新加坡鄰里企業中心聯辦,開發多10條鄰里旅遊路線,吸引公眾到鄰里遊覽消費,進一步探索本地組屋鄰里的風土人情和美食。
鄰里企業中心主席郭庭水說,昨天的導覽活動反應熱烈,80個名額在開放報名的幾小時內就滿額,主辦方於是決定增加多20個名額。
團員前天到集合不少美食的第448座小販中心,使用由鄰里企業中心和金文泰中心巴剎小販聯合會提供的10元餐券品嘗美食。
這裡的人氣美食包括擁有40多年歷史的「雪山炸香蕉」。
攤主許崇裕(62歲)是第二代小販,父母曾在美世界的街邊攤售賣油炸香蕉和蘿蔔糕。如今,許崇裕的大兒子跟隨他經營這個檔口,二兒媳婦和大兒媳婦分別在相鄰的攤位售賣果汁和水粿。
他說:「這個活動把住在其它地區的人帶到金文泰來,享受我們的美食和商店,也對重振我們的生意有所幫助。」
下月到珍珠坊和百勝樓
公眾下個月5日可期待第二站珍珠坊和百勝樓的活動。活動本月中開放報名,詳情日後公布。
第一系列「吃喝購物在鄰里」從2020年11月至去年12月,舉辦五場導覽活動,帶領公眾探索宏茂橋、大巴窯、勿洛中心和武吉甘柏等鄰里,反應熱烈。
前天是姜美華(59歲)與丈夫第四次參加導覽活動。「我們很喜歡這個導覽團,特別是介紹了好吃又實惠的美食。在《聯合早報》看到將舉辦第二系列的消息時,我們非常興奮,報名一開放就馬上讓兒子替我們報名。」
兩夫婦16年前陪同兒子來到新加坡,目前居住在直落布蘭雅,平常到金文泰只是到朋友家中探訪,並沒有逛鄰里中心。
在前天的活動中,姜美華尤其對裝裱店感興趣。「當我看到裝裱店能把嬰兒鞋框起來的時候,我立刻想起我的外婆在我兒子出世時親手為他縫製的一雙『虎頭鞋』。我現在迫不及待想回中國把那雙鞋子帶回來,裱起來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