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新加坡!最文明的城市,最拘束的國家

2022年09月12日   •   2萬次閱讀

卻能夠在獨立後短短几十年間

從一個淡水資源都被馬來西亞控制的窮島

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乃至享譽世界的「花園城市」

新加坡創造了一個發展奇蹟

由本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

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

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

這也是對新加坡最重要的兩個戰略鄰國

新加坡國土面積728.6平方千米

只有上海的九分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土面積狹小

文化歷史也不算悠久的島國

卻能夠在獨立後短短几十年間

從一個淡水資源都被馬來西亞控制的窮島

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乃至享譽世界的「花園城市」

新加坡創造了一個發展奇蹟

如今,新加坡宜人的氣候、良好的生態

整潔的城市和開放的經濟

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和資金

與此同時,一眾略顯奇特苛刻的規定

以及令人聞風喪膽的鞭刑等嚴刑峻法

也讓人好奇,這座小島到底是靠著怎樣的治理邏輯

才在群雄環伺的馬六甲海峽

闖出了一片舉世矚目的新天地呢?

新加坡的近代歷史

可以從北京的「來福士廣場」說起

1819年,一個名為萊佛士的英國爵士

踏上了馬來亞半島南端的新加坡島

新加坡(Singapura)其名源於梵文,意為「獅城」

作為海上航線的天然交匯點

新加坡當時已是極具潛力的海上貿易站

然而當時親荷蘭的當地蘇丹對英國探險隊並不友好

萊佛士於是發動政變,另立他的兄長為傀儡統治者

8天後,淡馬錫就成了東印度公司管轄下的英國殖民地

托馬斯·史丹福·萊佛士爵士

東南亞自古商賈雲集

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與歐洲人為了貿易匯聚於此

萊佛士頗有遠見

他認為這個小島不能只成為一個船隻轉運休息站

而是要吸引世界各地的商人到來

他決定將新加坡打造為一個自由港口

使商人能夠自由買賣,不受政府課稅

這奠定了時至今日新加坡的底色

還是新加坡河

這個當時絕無僅有的想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世界各地的船隻蜂擁而至

新加坡一躍成為重要的區域貿易中心

1870年代的新加坡

1822年,萊佛士第二次返回新加坡

在這個小島上建立了教育系統、英式警察制度

頒布了宗教自由政策以及當地第一部憲法

現代化的種子逐漸生根發芽

19世紀的新加坡

這個只在新加坡待了9個月的殖民者

後來被公認為第一位「新加坡之父」

第二位則是新加坡著名的首任總理李光耀

當年萊佛士打造的商業區

至今仍是新加坡的商業中心

如今,新加坡CBD仍保留著一個

叫做萊佛士坊的小廣場

而國內的「來福士廣場」與其系出同源

新加坡萊佛士坊

紅色的是日軍登陸新加坡島的方向,藍色的是分散的澳大利亞防禦陣地

新加坡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

就是英國在整個遠東最重要的殖民地

再加上無可取代的優越地理位置

新加坡順理成章地成為整個遠東最核心的城市之一

1941年,扼守交通要道的新加坡

懷璧其罪,成為了日本侵略者的目標

日軍僅花55天就占領了馬來半島

10天攻陷新加坡

日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堅持英軍必須無條件投降

在談判桌上,他直接逼問馬來亞英軍總司令白思華

「Yes or no?」

此時大英帝國的手臂已經不再強健如往昔

新加坡宣告淪陷,更名為昭南島——

意為「南島之光」

並被納入「大東亞共榮圈」

1942年,日軍在新加坡

有人說,新加坡的淪陷

對於帝國殘夢中的英國而言

是一記心理重拳

而對於這座彈丸小島上的數十萬華人而言

卻是一場真實的噩夢

中國抗戰初期,南洋華人踴躍義捐,數額達50億元

更有許多華僑回國投身戰鬥前線

為報復曾積極奔走抗日的新加坡華僑

一場血腥的肅清運動悄悄部署開來

日軍對全島18-50歲的所有華僑男子進行「檢證」

通過盤查的華僑拿到一張 「良民證」

否之則被蓋章押運槍決

或運送至泰國充當苦力

生殺予奪,如同兒戲

本地華人估計,這期間死難人數在2.5-5萬人

新加坡的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

三年日據時代的關鍵詞

是通脹、失業、飢餓、日語教育

對大多數新加坡人來說

這是一段屈辱困頓的時光

日軍發行的貨幣,因印有香蕉而被稱為「蕉票」

1945年8月15日,日軍終於宣告投降

新加坡回歸英國殖民統治

而此時日不落帝國的光芒已經黯淡

在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大潮中

1959年,新加坡實現了自治

人民行動黨在立法議會選舉中勝出

黨魁李光耀當選新加坡第一任總理

被尊為「國父」

他也將帶領新加坡人

展開新的歷史篇章

1963年,新加坡與周邊數個地區合併成為馬來西亞

這怎麼看都是個「共贏」的計劃——

對於資源匱乏的新加坡而言

馬來亞是最理想的經濟腹地和銷售市場

而對於瀕臨破產的吉隆坡政府

富庶的新加坡上交的財政稅收可以彌補財政赤字

這一合併的本意是促進更緊密的聯繫

1963年,新加坡慶祝合併日的遊行活動

然而雙贏卻最終走向了「雙輸」

馬來亞拒絕開放市場

並向新加坡徵收高稅

此外,新加坡的加入

使華人超過馬來人

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大種族

引發信仰伊斯蘭教的馬來人的擔憂

1964年,一場伊斯蘭教遊行

演變為可怕的種族暴動

讓整個新加坡陷於持久的動盪之中

直至1965年,這個城市被驅逐為一個國家

按照馬來穆斯林的風俗

一個丈夫可以休妻三次

在這期間,兩人可以重歸於好

不過,在他說了三次「塔拉克(休妻)」之後

就不能再娶她了

馬來西亞「休」了新加坡的時候

國會上下兩院三讀法案

等於休妻三次

李光耀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道:

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

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

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它頭上的

離開馬來西亞的新加坡

就像一顆沒有軀體的心臟

在馬來海洋的三萬個島嶼中

微不足道的、以華族為主的新加坡人

該如何謀求生存呢

如今的新加坡,擁有超過545萬人口

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二

多個種族混居

是一個複雜但充滿活力的民族熔爐

新加坡及周邊地區人口密度示意圖

縱觀其作為貿易中心的歷史

新加坡正是在200年的移民浪潮中發展起來的

2020年,新加坡總人口中移民比例超過了40%

而在本地公民中

華裔占76.2%,馬來裔占15%,印度裔占7.4%

和諸多種族熔爐國家一樣

新加坡人也面臨著複雜的民族矛盾

早在英國殖民時期

種族問題的禍根便已埋下

19世紀後期的英國僑民

當初英國人刻意把歐裔、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

維持在各自獨立的四個小社會中

英語成為唯一官方語言

而各個民族日常生活中各說各話

無法形成統一力量挑戰殖民政府

如今除中國以外

新加坡是唯一華人占多數的國家

大多數華人來自中國南方沿海各省

尤以福建、廣東兩省居多

1900年前後,一艘載有中國苦力的船抵達新加坡,照片經現代圖像處理技術著色

英殖民時期,清朝政府就曾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

左秉隆(1850-1924),清朝首任駐新加坡領事

到清朝末期,有識之士試圖推翻帝制

開啟民主共和的新紀元

新加坡還成為中國改良和革命思潮的中心之一

不過,隨著二戰結束

新加坡爭取獨立自治的過程中

華人對母邦的認同與歸屬逐漸減弱

儘管新加坡曾與馬來西亞產生齟齬

但馬來人不僅是新加坡最早的定居者

也是當今新加坡第二種群

新加坡國徽上的獅子是「獅城」的象徵

老虎則代表和馬來西亞在歷史上的聯繫

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

「前進吧,新加坡」

這也是新加坡國歌的名字

新加坡法律還規定國歌只能用馬來語演唱

第三大種族印度族主要居民

都是來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

作為大英帝國殖民時期的擴張中心

印度各個民族長期向各大洲遷徙

新加坡也是他們的目的地之一

有學者指出,新加坡印度人雖少

但卻成為重要的「第三方」

避免了華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矛盾過於明顯

1890年前後,新加坡的華人、馬來和印度女性

中華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占據著突出地位

1/4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