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在新加坡本地成立的家辦數量達2050家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過去兩年強勁增長,單是今年新設立的家辦數量已較2018年疫情前高出約三倍。
不過,受訪家辦業者認為,隨著設立家辦相關條例收緊,以及新加坡政府主要針對外國人出台的降溫措施等影響,預料家辦增長速度下來會放緩。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Handshakes的數據,今年1月至4月24日在新加坡運營的家辦共182家,去年和前年的家辦數量分別為690家和672家。
與2018年和2019年疫情前的45家和192家相比,近年來家辦數量顯著增加。

大中華區作為世界上最具經濟發展活力和科技創造能力的重要區域之一,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和資產管理規模也於近年來獲得了大幅增長。
截止目前為止,翼新共完成73組家辦設立,其通過率為100%,其次EP准證的獲批率也是100%。

在會計與企業管制局註冊的公司中,家辦企業包括了單一家辦(Single-Family Office)和聯合家辦(Multi-Family Office)。
前者主要集中管理單一家族的財富、投資和傳承規劃,後者則管理多個家族的財富。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估計,家辦數目從2020年底的約400個,在2021年底增至700個。
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今年3月在國會書面回復時說,目前約有200個單一家辦和一個聯合家辦在申請稅務津貼,並有待獲得批准。
Handshake家辦數據與金管局數據有所不同,主要是因為單一家辦無須向金管局註冊或獲得執照,也不一定會申請稅務津貼。
換句話說,在會計與企業管制局註冊的家辦,如果它們沒申請稅務津貼,可能不被計入金管局的家辦數據。
星展銀行財富規劃家族辦公室及保險解決方案區域主管李文修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新加坡具備穩定政治和經濟環境、金融行業發展成熟等優勢,使得它吸引許多富裕家族來新設立家辦。
他說:「事實上,今年第一季我們的家辦相關申請已大幅增加。這將繼續推動家辦業務增長。「
安永(EY)東協私人稅務主管張樹光說,家辦行業增長有利於廣泛金融行業,可促進對本地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支撐金融、專業服務以及信託領域增長。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高凈值資產人士把事業和資產轉移到新加坡,並設立家族辦公室。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新加坡有多達700個單一家族辦公室,每個資產規模平均高達1億美元,而在2018年,這個數字還是27。
根據一份財富研究調查報告,促使高凈值資產人士向外轉移資產板塊的原因包括:冠病疫情、戰爭等大環境變動......
然而新加坡的政經局勢穩定和多項優惠政策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此發展,開展業務。因此小編相信新加坡的發展前景會為諸位帶來更豐厚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