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因疫情2年多沒見到在大馬的兒子,遺憾錯過兒子學走路和說話的成長歲月,但希望自己堅守崗位,給兒子樹立好榜樣。
陳篤生醫院急診部高級駐院醫生賴胤汶(32歲)與妻子在大馬求學時相識,2人還一起到新加坡打拚,加入陳篤生醫院急診部成了同事。
《新明日報》報導,兒子是2018年出世,但因夫妻工作忙碌,兒子一直在大馬由岳父母照顧。疫情前,賴胤汶夫妻每隔一兩個月就回馬探望兒子。
然而,自2020年爆發冠病疫情後,賴胤汶和妻子已2年多沒見到兒子,只能通過視訊與兒子聯絡感情。
「新加坡疫情暴發後,冠病病例激增,醫院方面很缺人手。若休假回馬不慎染疫,又會給醫院造成更大負擔。」

賴胤汶醫生(左)與妻子和兒子。(受訪者提供)
他透露,兒子出生後只有前三個月是妻子照顧,後來一直是岳父母幫忙。
「我真的很感謝他們。我和妻子因為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兒子身邊,錯過他學步和學說話當然遺憾,但是我們也很慶幸,他對我們並不陌生。」
他說,因為時常視訊,今年2月與妻子回馬時,兒子一下就認出他們。他也與兒子一同慶祝了32歲的生日,在平淡中嘗到幸福滋味。
減輕老人家負擔
賴胤汶計劃在年尾把兒子接到新加坡照顧,給年長岳父母減輕負擔。
作為在急診部的前線醫療人員,過去2年他日日穿著個人防護裝備,還需冒風險為有需要的冠病患者插管。
「疫情前在急診科幾乎無需戴口罩,除非是遇到外國來的咳嗽病人等。但疫情後則工作風險高了很多。」
他也面對很多生離死別和意外情況。
「我曾在聖誕節遇到一名40多歲、因攀岩從高處摔下的婦女,經過救治後她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半身不遂,這種突發情況通常病人和家屬都很難接受,因此我們一定要帶著同理心去與他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