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能隨心所欲地出國旅遊,你是否想念出國的日子?
塞內爾加人的獨特「牙刷」、巴拉圭人的創意自助餐、尚比亞人圍著篝火聽故事——這些充滿異國風味的故事,都出自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最近出的新書《牙刷長在樹上》。
尤今的作品每年都被新加坡多所學校選為課外讀物,她的作品也成為許多大學生研究生的研讀本。

牙刷長在樹上
尤金的這篇遊記敘述了塞內加爾人的大智慧。他們懂得用樹枝來作為牙刷,同時分辨能夠用來作為牙刷的樹枝。長年累月的咬著樹枝,使他們的牙齒也變得堅硬。儘管他們生活條件或許沒那麼好,但卻能夠用獨有的智慧去適應環境。

(圖源:尤今)
創意自助餐

(圖源:尤今《牙刷長在樹上》)
原來巴拉圭的自助餐形式是如此獨特!巴拉圭的自助餐是以重量來決定食客所需要付的費用。作者所光顧的自助餐館的規矩便是「一公斤收費68瓜拉尼,如果你只吃半公斤,便收34瓜拉尼,以此類推。然而,如果你食量大,能吃超過一公斤或者更多的食物,我們只收68瓜拉尼,一分一毫也不會多收。「 如此「吃多少,算多少「的方式,可以讓餐館與食客各取所需,同時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這也是值得學習的地方——論重量來決定價格,就能防止大家浪費食物,同時也起到環保作用。
篝火里的世界

(圖源:尤今《牙刷長在樹上》)
尚比亞的一個部族有個習俗,就是每晚圍著篝火聽老人講故事。講的故事沒有很大起大落、驚心動魄,但背後卻隱藏著無數道德觀的灌輸。大家沒有社交媒體和網絡的干擾,便能夠在篝火前隨心所欲地暢聊。這種習慣即質樸,又令人羨慕。
尤金憶起在篝火前翩翩起舞的情景,感慨道「當他們忘我地狂舞時,篝火也甜甜蜜蜜地釋放出一朵朵金黃色的火花…「
其實口傳故事,在古時侯的中國也很流行。中國古代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也是收錄了一些民間口傳作品,當中的主題也包括許多價值觀的傳承等。尚比亞人的質樸生活態度,或許也是從遠古時候便養成了。
以上這些小故事都被收錄於《牙刷長在樹上》。以遊記的方式記載了尤今旅遊南美洲(玻利維亞、 巴拉圭、阿根廷)、非洲(坦尚尼亞、辛巴威、尚比亞、塞內加爾、象牙海岸、多哥)、歐洲(荷蘭、馬爾他)、亞洲(泰 國、日本)、南極和北極等地的73篇旅遊故事。
尤今在書里的前言所述 「旅行,對我而言,就是一種不斷地看到與不斷地學習的歷程、就是一種持續地接受啟迪與持續地成長的過程。」 以《牙刷長在樹上》為書名,是因為它精準而完美地展現了旅者行走天涯那種發現與發掘的驚喜心情「。
尤今是誰?

(圖源:尤今官方臉書)
尤今的本名是譚幼今。她酷愛旅遊,迄今已去過100餘個國家。對於她來說,地球猶如一座大廈,大廈里每戶人家的大門,她都渴望能夠叩一叩。在她的許多作品裡也不難窺見她一些旅遊經歷的描述。
有些讀者會好奇,為什麼尤今的作品能夠充滿著那麼豐富的人文情懷呢?據海峽時報的一篇採訪,原來是她的父親鼓勵她在寫作時,應該細心地觀察這些故事主角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情感,才能賦予作品生命力。
尤今就是秉持這樣的精神,寫下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故事。
除了遊記和散文外,她也有寫小說和小品,迄今為止已出版約200部作品!
除了作家身分外,她也是南洋大學中文系的榮譽學士,曾任職於國家圖書館和報界、也曾執教於中學和初級學院,包括新加坡先驅初級學院 (現已和裕廊初級學院合併)。現在的她專事寫作。
多年來,她除了獲得許多文學獎,如新加坡文化藝術界最高榮譽獎項「新加坡文化獎」之外,在2019年也成功登上了新加坡傑出婦女榮譽榜。
這麼一位傑出的新加坡女性作家,透過她細膩的文筆、豐富的人文情懷,寫下了一個個富有意義的故事。人生閱歷之豐富,令讀者能夠從她的作品中得到共鳴,仿佛正身臨其境,與她一起探索並感受這世界上的種種奧秘,從中得到自己的領悟。這也正是文學作品的意義之一。
如有興趣購買這本新書,也可到新加坡書局,如Kinokuniya、友聯書局或卓爾書店。同時,如果不方便再線下購買的話,也能到Kinokuniya或友聯書局的官網上搜尋訂購。
更多世界科技出版社圖書,可搜索公眾號: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