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常常被視為一個國家歷史發展的縮影。
關於新加坡的貨幣歷史,您了解多少呢?
來,跟隨我們觸摸歷史的脈搏,感受一下新加坡貨幣的古往今來吧!

新加坡貨幣史上的里程碑
新加坡使用的第一批貨幣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新加坡進行貿易的硬幣。雖然銀元是主要的貿易貨幣,但銅幣主要用於集市。隨後,東印度公司和後來的倫敦殖民辦公室批准鑄造銅幣供海峽殖民地自己使用。新加坡的銀行也發行了被稱為紙幣的貨幣。
第一張印有「新加坡」字樣的鈔票由加爾各答聯合銀行新加坡分行於1840年發行。幾十年來,這些紙幣成為島上貿易界使用的主要紙幣。
海峽殖民地和馬來亞元
1897年,海峽殖民地貨幣委員會成立,兩年後的1899年,它發行了第一張政府紙幣,海峽殖民地美元。海峽殖民地美元也成為馬來各邦和受英國影響在婆羅洲的領土的法定貨幣。 1938年,馬來亞貨幣專員委員會成立,因為地方當局評估新加坡和其他海峽殖民地與馬來州聯合發行貨幣在財政和政治上更有效。新馬來亞元的發行始於1941年,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日本入侵馬來亞,推出中斷。在日本占領期間,引入了日本軍事紙幣,也稱為「香蕉紙幣」。
走向新加坡元

戰後重新引入馬來亞元,儘管海峽殖民地貨幣的一些面額繼續被接受為法定貨幣。1954年,新加坡、馬來亞、汶萊、沙巴和砂拉越聯邦共同發行馬來亞和英屬婆羅洲元,隸屬於馬來亞和英屬婆羅洲貨幣委員會。因此,這些紙幣和硬幣是東南亞所有英國殖民地剩餘地區的法定貨幣。 直到1967年,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汶萊才設計、印刷和發行自己的國家貨幣。 新加坡元紙幣和硬幣由新加坡貨幣委員會發行,該委員會於2002年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合併。從那時起,新加坡的貨幣一直由MAS發行。
如今,電子支付在新加坡日漸成為潮流,也許不久的將來,現金支付將會逐漸退居幕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