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不能只看成績?王乙康說:那社會對於精英的定義必須擴大

2019年01月31日   •   1萬次閱讀

「社會對精英的定義必須擴大。目前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僱主所重視的品質之間似乎存在「脫節」現象,僱主招聘的時候,不能再只是注重學術成績。——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日在出席本地大學聯辦的對話會時說,儘管許多企業在招聘時已經不再重視學術成績,但求職者卻感受不到這點

呼籲企業改變思維和人事政策!

-學術成績到底重不重要?

-企業招聘時應不應該以它為主要指標?

這是在南洋理工大學學生會主辦,其它5所大學協辦的「The First Step」對話會上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與會的教育部長王乙康說,現在的大學生有豐富的學習經驗,和不斷嘗試學習的很多東西,例如:參與海外交換生計劃、創業、實習等。

但學生向他反映,求職時這些經驗不被考慮在內,僱主更注重的是考試成績,兩者間存在落差。

「我認為我們需要拓寬定義,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學生的表現,可以用什麼新技術來衡量學生的優勢, 而不是學術上的任人唯賢。」

王乙康認為,現時今日,精英的定義不應限制在狹隘的學術精英,而是必須更全面的了解學生能發揮的長處,以及探討用新的方法來評估學生的強項。

與會的學生對部長的談話和企業代表表示會更全面評估求職者的能力,感到鼓舞。

「我其實也有刻板印象就是成績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其實很多時候,當我們想要進去一家公司,他就會問成績是多少。所以難免心裡會有這個顧慮。今天就有被他們說的東西有開始在想,其實他們在僱傭時看的已經說不僅僅是成績。」

這個對話會主要為大專生和僱主提供交流平台,分享對招聘和就業市場的看法。南大學生會也在活動上同新加坡製造商總會簽署合作協議,為南大在籍和剛畢業的學生提供領導能力培訓、導師和職業配對等機會。

一個部長要做好他的工作,不一定需要大學文憑!

「一紙文憑固然重要,但與其馬上支付高昂學費報讀私立大學,還不如先掌握技能,不讓自己輕易被科技取代。」

而就在去年,王乙康針對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眾大會的演說內容進行解讀時,就談到自己對於大學文憑重要性的看法。

王乙康認為文憑還是有一定地位。但無法順利升大學的學生,應該慎重考慮是否要支付高昂學費來報讀私立大學。

「有時另一個方法就是不要急著去報私人大學,學到什麼技能,先進入市場做一些工作,做了幾年自己也比較成熟了,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長處也比較清晰地了解,到時候才決定要不要讀書,去哪裡讀書。」

王乙康的建議:很多工作我們需要用科技,但我們不需要成為科技的人才,通常我們應該學一些讓我們更加勝任我們的工作的這些訓練,這些技能。

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

王乙康本身擁有經濟系大學文憑和商業管理碩士文憑,但對於「唯學歷論」,他明確表示過反對:

「我認為我們需要拓寬定義,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學生的表現,可以用什麼新技術來衡量學生的優勢, 而不是學術上的任人唯賢。」

王乙康相信,隨著人們對文憑越來越不看重,新加坡遲早會出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總理:

「再等一等吧,我們現在只是第四代(4G)領導。情況終究會改變的。」

王乙康有信心,人們將逐漸改變過度重視學術成績和學歷的思維,新加坡的技能創前程(SkillsFuture)就是要改變人們對成功抱有過於狹隘的定義。

王乙康說,一些人更傾向選擇職業與技術教育,而瑞士的金融機構的領導人,有許多就出自這樣的教育背景。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