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椰子刷到一種說法:在新加坡,似乎大家都不願意當總理!
該網友還詢問:新加坡總理,是什麼很燙手的工作嘛?
我們來看,該網友有什麼理論依據。
沒人願意當新加坡總理?
從第一任總理李光耀,到目前新上任的第四任總理黃循財,中間還有2位被寄予厚望,結果最後不願意接任總理職位的。
我們簡單來看看,他們都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上任的。
第1任總理 · 李光耀
「趕鴨子上架,不得不當」
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聯邦。
當年,李光耀出席記者會宣布馬新分家的時候激動哽咽,他形容脫離馬來西亞是「痛苦」的,並在直播時一度哽咽,要求暫停。
馬新分家,對於當時躊躇滿志的李光耀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一直到許多年後,李光耀仍然認為「新加坡獨立」是他終生的遺憾。
在新馬被迫分家之前李光耀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天,面對幾百萬人以及要啥沒啥的新加坡,他只能就任總理。
第2任總理 · 吳作棟
「非首選接班人,因遲到被推上位?」
在吳作棟英文傳記「Tall Order」《高難任務》中提到,在第二代領袖會議當天(1984年12月30日),他因為要出席選區活動而遲到。等抵達現場的時候,被告知「大家已經選你當第一副總理了」
事後,他還表示「故事的要義是:開會不要遲到,否則最後得干大家都不願做的差事。」
之後,他從李光耀手裡接下總理職位。
不過,李光耀在吳作棟上任的第四年,突然公開表示「吳作棟不是首選接班人」!
圖源:搜狐
差點成為第2任總理 · 陳慶炎
「拒絕當總理,選擇當總統」
在1988年的國慶群眾大會上,時任總理李光耀在演說提到,他當時最屬意的其實是陳慶炎。
不過,陳慶炎拒絕了,並在多年後出任新加坡第七任總統。
第3任總理 · 李顯龍
「在眾人的期待下,放棄數學從政」
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很有數學天賦!當時,他在劍橋大學數學系的成績遠超第二名,很有希望成為世界級數學家!
在經過多方考量後,他還是決定回國從政,他表示「我父親(李光耀)是總理,我如果不回去做我必須做的事,對國家,對自己都不好。」
李顯龍大學畢業典禮,圖源:李顯龍臉書
在吳作棟的個人傳記Tall Order中,他指出,李顯龍這個接班人是他自己親自挑選的。
圖源:海峽時報
剛接任總理職位的李顯龍,很多人都將李顯龍當做的「李光耀的兒子」。
接下來,他連續四次獲得大選,用20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一位能帶領新加坡越走越好的總理!
圖源:搜狐
差點成為第4任總理 · 王瑞傑
「板上釘釘的總理,卻臨時請辭」
原本王瑞傑已經被推選為第四代團隊的領軍人物,大家都默認,他將從李顯龍手裡接棒。
但是,王瑞傑卻因為身體原因,在2021年請辭。
隨後,推舉王瑞傑為領導人的同儕立即並寫信給李顯龍,希望李顯龍能繼續帶領大家,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選出新的領導人。
第4任總理 · 黃循財
「接任時間一拖再拖」
黃循財是2011年走入公眾視野的,當時,他接受李顯龍總理的邀請,並以較高的得票率當選為西海岸集選區議員。
接著,他先後成為新加坡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併兼任財政部第二部長。
圖源:mothership
在上一任總理的有意栽培下,黃循財成了最有可能擔任下一任總理的候選人之一。
而原本,在前幾年就該交棒的總理職位,由於疫情緣故,也因為「新總理」沒有準備好,一直拖到了今年才接任。
圖源:MCI
綜合以上幾點,總理這個職位似乎確實有點「燙手」。
不願當新加坡總理的8大原因
有人直接指出,在新加坡當總理要無私奉獻,實在是太難了!
別看新加坡只是一個小紅點,但要處理的事情卻很多,搞好國際關係、發展經濟的同時要照顧公民利益、推行福利和新政策,要做的事很多....
01)犧牲個人時間了解公眾心聲
從建國總理李光耀開始,確保政府的政策能夠推行下去,總理經常犧牲個人休息時間,和民眾溝通了解他們的心聲。
圖源:TNP
02)總理的生活,跟普通民眾差不多
上一任總理李顯龍吃就經常吃食閣,坐地鐵,跟大家一起在植物園聽免費的音樂會,跟普通公眾的生活沒什麼兩樣。
03)責任重大,心理壓力大
新加坡作為一個小紅點,領土小,各方面都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再加上內部的人口老齡化、生活成本上升等難題,想要領導好新加坡絕非意見容易的事。
04)做得不好還會被公眾批評
還有人指出,在新加坡當總理,做的不好會被投訴批評,心理壓力大。
「部長或者總統的工資已經衣食無憂,誰還願意當總理天天吃苦?」
05)前幾位總理做得太好,大家的期望值很高
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光芒太勝,以致於後面的總理很難容易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交出較好的「答卷」。
李光耀的兒子,李顯龍擔任總理20年,帶領新加坡做好了過渡,GDP翻了2倍,為繼任者留下了一個龐大的、充滿前景的遺產。
數據以美元計,圖源:Trading Economics
有這樣的政績,前總理李顯龍才逐漸擺脫「李光耀之子」的光環。
圖源:維基百科
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三任總理,把新加坡總一個「老破小」發展成現在這匯總欣欣向榮的樣子,大家自然也對新總理黃循財有很高的期許!
新加坡建國前後的對比
還有小夥伴指出,相對於總理,當總統更好。第七任總統陳慶炎不就是個好例子嘛。仔細對比後發現,確實當總統確實省心多了....
06)總統比較閒,壓力沒那麼大
新加坡的政治體制奉行英國的西敏制,因此總統雖然是國家元首,但是只擁有象徵性的權力。
雖然,1991年憲法修改後賦予總統更多的權限。但是整體來看,新加坡總統確實更「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