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婦女花5元買折扣價的「 永春蘆柑」,回家卻驚見盒內是「椪柑」,怒斥貨不對辦。店家回應說,產地名稱不同,並沒有欺騙消費者。
熱心讀者陳女士(68歲,家庭主婦)告訴《新明日報》,指丈夫星期六(25日)到淡濱尼81街的Ah Yee Fruits House(叫我老闆平價水果店之家),花了5元買了折扣價的一箱「永春蘆柑」,回家後才驚覺貨不對辦。
「我丈夫和朋友喝茶,經過時看到折扣蘆柑,但不可以開箱檢查,壞了也不可以換,所以買了就離開。豈料,回家打開一看,完全不一樣,包裝上都寫著椪柑。」
陳女士指出,他們一家獨愛蘆柑的口感,數天前到超市也買了兩箱蘆柑,都沒有遇到過此類事情。
「這不是錢的問題,只是覺得這樣做是欺騙消費者,誤導公眾。」
根據陳女士提供的照片,裝著蘆柑的箱子上印有「永春蘆柑」四個字,但箱子內用於包裹柑的包裝紙則寫著「特甜椪柑」。

陳女士指出,花5元買折扣價的「永春蘆柑」,回家卻驚見盒內是「椪柑」,感覺貨不對辦。
現場有樣品 不供顧客開箱檢查
記者走訪水果店時,發現店員在叫賣:「蘆柑一箱5元,不能檢查不能換!」。不過,現場擺著一個開箱的「展示品」供消費者查看,確實也是「外蘆內椪」,吸引了大批路過民眾上前詢問。
老闆秦琮易(34歲)受訪時指出,售賣的確實是蘆柑,可能只是因產地名稱不同,並沒有欺騙消費者。
「我們向新馬供應商拿貨,沒有開箱,就直接拿來賣,中國運過來的包裝,我們也不能控制,可能他們各個地方名稱不同。」
秦琮易說,該款蘆柑原價16元8角(54令吉),前天第一天做5元促銷活動,也事先說明不能檢查兌換。
「要過年了,我們也告訴顧客,看到喜歡就來買,我們不要吵架的。蘆柑一箱4公斤,差不多有20至25個,就算壞了三、四個,還是很划算。」
他說,他在該處營業約五年,第一次聽到有顧客針對包裝問題來投訴。
「還沒做促銷之前,我們也是給顧客檢查,如果有壞的,一對一兌換。現在做促銷,如果顧客要檢查,就得用原價來買,我們可以讓他當場開來看。」
水果商:去年也曾發生
其他受訪新加坡水果商透露,去年出現過「外椪內蘆」的現象。
717貿易行老闆吳奎龍(74歲)受訪時指出,去年市場上就已經出現類似「外椪內蘆」的現象,大多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貨源,當然也不排除是用來假冒價格較好的椪柑。
「我們熟悉的椪柑是台灣椪柑,價錢比較貴,也有可能是去年用不完的包裝,今年繼續流入市場。」
吳奎龍補充,新加坡常見的蘆柑有「漳州蘆柑」和「永春蘆柑」,後者是品質較好的蘆柑品種。「當然也是有箱子寫『蘆柑』,裡面寫『椪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