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在為減肥苦惱,畢生都在追求的一項大事業:減肥!
即使知道公認有效的減肥方法就兩種:管住嘴!邁開腿!如果兩者搭配效果更佳!
但是管住嘴邁開腿說著簡單,做起來多費勁啊,於是在懶和饞的雙重支配下,大家就悲傷地變胖了,越胖食量越大,食量越大越胖,簡直是噩夢般的惡性循環!

食物在人體的「旅行」順序是:
食物在未進入口腔時,大腦就發出信號全身消化組織就做好了充分準備,食物進入口腔,口腔對食物中的澱粉和食物大小進行基礎的機械消化粉碎,在唾液幫助下形成食團進入消化管至胃中。
進入胃部,味酸和蛋白酶相互作用開始對蛋白質進行基本消化,然後進入小腸開始人體最重要且正式的消化吸收環節,最後食物碎屑及消化後產物進入大腸,大腸將部分水分等消化後最終將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整個食物的人體旅行結束。

飯量大小主要取決於胃的容積,所以,很多減肥手術的焦點就放在了胃。
「縮胃手術」減肥法
縮胃手術在減肥外科醫學界是相當熱門的話題,手術會切掉8成的胃體積,除了會降低食量外,還會減少刺激食慾的荷爾蒙Ghrelin分泌量,因此食慾也會降低。
術後兩年內約可減去10-15個BMI或七成多餘的體重。對於那些 BMI 較高 (超過40) 而又難以減低食量的人來說,縮胃手術能達致理想的減重效果。
簡單來說,就是切除部分胃壁,把原本囊袋狀的胃,改變成近似於管道狀,這是傳統意義上的的「縮胃手術」,術後因為胃容積變小,吃很少就容易飽,自然體重就下降了。
但這畢竟是一種的手術,而且是不可逆的,聽著就很嚇人。
新加坡研發「神藥」
不做手術也能減肥?
從控制胃的容量進而控制食量而去減肥這個方法,最近新加坡有了「神藥」可以做到!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的科研人員攜手研發名為「EndoPil」的膠囊,其中包含一個放氣的氣球和一個容納充氣系統的內部迷你膠囊。

在用一杯水吞服後,含有磁鐵的膠囊進入胃部後,明膠溶解以釋放球囊。利用5厘米寬(2英寸)的手持式外部磁鐵,臨床醫生遠程打開EndoPil內囊內的電磁閥,並啟動充氣程序,允許單獨存儲在膠囊內的無害酸和鹽混合,產生使球囊膨脹的二氧化碳。
在三分鐘內,氣球含有120毫升的氣體,使其漂浮到胃的頂部——器官的這部分對飽腹感最敏感。在體內停留的長度足以產生所需的體重減輕之後,可以再次使用外部磁體使球囊放氣,這次打開釋放閥。

像吃藥一樣把膠囊吃進肚子裡,用感應器貼著胃部的肚皮「掃描」,然後你就不那麼餓了!聽起來太神奇啦,那麼效果怎麼樣呢?
在臨床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所述EndoPil的較大版本已經在豬身上成功試驗,在吞服一周後其體重下降1.5公斤,而豬的對照組在相同的七天體重增加。
領導該研究的Louis Phee和Lawrence Ho教授現在希望在明年進行人體試驗。

技術不夠成熟
依舊有較大的風險
不過!這項技術還沒能完全成熟到能推廣的地步,主要的風險來源於:
膠囊可能會在不對的部位比如食道或小腸中膨脹;
還存在過度膨脹的危險。
科學家說,現有的理論是讓膠囊留在胃裡兩周至一個月,然後應用相同的磁性感應器機制釋放囊袋中的二氧化碳,讓以生物分解材質製成的膠囊和磁鐵可自然排出體外。
換句話說,現在這個產品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有不少。
想要減肥的人看到這裡是不是大失所望?不管怎麼說,減肥雖然是人生大事,吃喝玩樂也依舊重要!尤其是在新加坡這樣美食美景都有的地方,健康生活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