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辦,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的《第17屆·2022愛心獎頒獎典禮》,於12月11日(星期日)下午4時在香港主會場鳳凰衛視大埔總部、北京鳳凰中心分會場同步舉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位得獎人、華人公益領袖匯聚一堂,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各得獎人為慈善奮鬥的事跡。
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BBM(L),PVPA是唯一海外獲獎人,也是新加坡第一位獲獎者,他親臨香港出席頒獎典禮,以實際行動響應「愛心獎」的精神,將17萬美元獎金(約23萬新元)捐回給主辦單位作為擴展慈善事業用途。
《第17屆·2022愛心獎》8位得獎人得獎名單如下 (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內地:騰訊主要創辦人之一,「中國網際網路公益第一人」陳一丹;北京大鸞翔宇慈善基金會創始會長,中國已故總理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北京春暉博愛公益基金會創辦人邢戎。
中國香港:香港/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創辦人康典;香港慈善工業家蔣震博士之女、愛基金創始人蔣麗萍;
中國台灣:長穩社福慈善基金會創辦人,穩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裁陳進財;全球首創無障礙自行車公益服務系統、身障醫師陳奇峯;
海外-新加坡:亞洲慈善英雄、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 BBM(L), PVPA。
他們皆在各自的領域奉行公益、揮灑大愛。獲獎名單揭曉後,鳳凰衛視及全球華人媒體熱烈廣泛報導。
擁抱生命里每份閃光的饋贈,用善舉詮釋助人為樂的精神。
由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UA亞洲聯合財務主辦,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北京東西方慈善論壇、香港陳守仁基金會、許曉暉紀念基金、台灣吳修齊公益基金會、吳俊傑公益基金會、現代財經基金會、台北科技大學校友總會協辦的「第17屆2022愛心獎頒獎典禮」,12月11日(星期日)下午4時在香港主會場鳳凰衛視大埔總部、北京鳳凰中心分會場同步舉行。典禮節目將於2022年12月24日(星期六)晚10時於鳳凰衛視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鳳凰網、鳳凰秀以及海內外平台鳳凰官方帳號首播,12月25日(星期日)晚8時在香港台播出。

▲香港主會場鳳凰衛視大埔總部六位得獎人與嘉賓大合照

▲北京鳳凰中心分會場兩位得獎人與嘉賓大合照


▲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 BBM(L), PVPA在典禮現場領獎
榮膺「愛心獎2022」
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獲獎感言全文:
高處不勝寒,寒意樂共享,有你在深處,寒意漸漸暖。——以此送給愛心獎的人。
尊敬的林主席、尊敬的梁主席、尊敬的評審們、各位嘉賓、善知識,大家晚上好。 在這一生中,所有的發生,所有的一切,感恩感恩還是感恩。其實我不年輕了,我今年63歲。 感謝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給我這份肯定和鼓勵。 慈善事業,大愛同理,光明同行,共襄善舉。 我非常認同與欽佩愛心獎 「不分國家、種族、宗教,傳揚愛心、鼓勵善行、弘揚孝道、匡正社會風氣、建立祥和社會」 的理念。 善知識集合在一起光明正道,發揮正能量。天下為公,天下無私,就是太平盛世,和諧社會。就像今晚的盛典。 如果你是大海,不在乎那條船;如果你是小湖,容不下那隻舟。 希望地球上有很多很多大海,團結一致,為弱勢群體努力作出貢獻,一起為人類服務,共生吉祥。 新加坡是海外華人社會之一,也是東南亞慈善發展的重鎮,2022年全民的捐款大概有180億港幣,雖然新加坡人口才500多萬。我期望未來有機會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把愛心獎的理念與精神推廣到東南亞,讓新加坡成為愛心獎在東南亞發揚光大的樞紐。 在這裡我會把個人的獎金全部捐回給主辦機構,作為慈善推廣的用途。 慈善其實是一種真愛,它真誠、慈悲、感恩、光明、無價。心量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相信為人類服務是最好的工作。 慈善事業無限感恩充滿愛,我們都是一家人! 希望我們的未來共創光明,為社會服務。太平天下,天下太平。 謝謝大家。
「愛心獎」創設於2006年,是一個由港澳台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林添茂先生創設的一個旨在選拔無私奉獻的愛心楷模,以鼓勵善行及匡正社會風氣的獎項。
典禮邀請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羅援、四川省玉階文化基金會理事長朱新華、《中國新聞周刊》社長/《中國慈善家》雜誌社社長/中新凱悅傳媒集團董事長呂振亞、中新社黨委副書記盧遠建、通鼎互聯北京公司總經理陳飛、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劉海鷹、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徐威、東西方慈善論壇執行總裁兼執行長王慶泓、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台灣事務部部長張強、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席王茂林、陳守仁基金會創辦人陳守仁、聯泰集團執行長陳亨利、陳趙滿菊伉儷、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副主席林俊傑、李嘉音、劉李麗珉、智行基金會創辦人杜聰及許曉暉紀念基金創辦人翟普等貴賓出席,攜手傳揚愛心。


▲香港主會場主持亮燈儀式的8位主禮貴賓合照(左起)
李嘉音、翟普、譚惠珠、梁愛詩、麥美娟、陳亨利、徐威、王茂林

▲北京分會場7位主禮貴賓包括(左起)王慶泓、呂振亞、王振耀、羅援、朱新華、劉海鷹、田川
「愛心獎」甄選範圍涵蓋全球華人地區,也是當今唯一融合海峽兩岸三地、面向全球華人世界的公益獎項,是華人世界最受關注的愛心慈善獎之一。在全球不分國家、種族、宗教,共選愛心楷模。歷屆得獎人包括:證嚴法師、星雲大師、「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全球捐股第一人」牛根生、「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藝人林志玲等。

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香港特區政府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帶領其他評委嚴謹選拔來自不同領域的得獎人。梁主席分享了愛心獎評選準則:體量大、有規模、有規律、管理得好。
王振耀院長在致辭中表示,「今天,全球華人有8名慈善楷模榮登愛心獎大榜,出席第17屆愛心獎頒獎典禮,以接受社會致敬,享受華人善行史上又一載入史冊的榮耀。這些大愛善行,歷史將會永遠傳頌您們卓著的善行善舉!

▲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致辭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前司長/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梁愛詩致辭
愛心獎終選委員會梁愛詩主席在賀辭中表示,「愛心獎自2006年創辦以來,從香港啟航,延伸至台灣、內地、全球華人,每歷經五年就飛躍式蛻變,無論是慈善公益領域、參選人涵蓋地區、得獎人認受性、獎金金額等皆層遞式倍增,本人忝任終選委員會主席,與有榮焉!香港疫情封關三年來,林添茂創辦人年年親自參與甄選、籌辦頒獎典禮、擘畫藍圖,讓是項年度盛會更加發揚光大。得獎人都是名聞遐邇、眾望所歸的大慈善家。本獎歷屆得獎人投入更多資源、開展更多元化的公益項目,讓各相關弱勢族群獲得更廣泛援助。
大愛無疆。謹勖勉歷屆得獎人及愛心獎團隊持續推動全球華人愛心獎,貫徹始終。」

▲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前司長/愛心獎終選委員會主席梁愛詩、新加坡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卓順發太平紳士親切交談
典禮中,鳳凰衛視香港主會場主持人饒祥以、黃橙子、姜聲揚,以及北京分會場主持人田川聲情並茂地輪流介紹每位得獎人投身慈善的歷程,配合台上熒幕播出的8位得獎人專訪故事短片,彰顯他/她們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
本屆愛心獎的唯一海外獲獎者是來自新加坡善濟醫社的全職義務執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 BBM(L), PVPA。卓順發曾經榮獲新加坡總統頒發的公共服務星章,也曾經榮獲福布斯亞洲慈善英雄獎。在成為一名大慈善家之前,卓順發太平紳士是叱吒商界的成功大商人,是在新加坡無人不曉的家具大王。然而在成功的背後卻是從苦中來。
卓順發太平紳士來自一個非常清貧的家庭,父親是一名的士司機,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他全家總共有12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七,上面還有兩個領養回來的姐姐。他曾經問過他的媽媽:「媽,我們家已經這麼辛苦了,當初為什麼要領養兩個姐姐呢?」他的媽媽這樣回答:「多一張筷子,多一個碗,大家少吃一點,不就能夠養大兩個孩子嗎?大家都是一家人。」就在那一刻,卓順發就領悟到什麼叫做大愛。正因為他曾經親自品嘗窮苦無助的滋味,他更能夠深深地感受到人陷入困境的感覺,因此當他下定決心要從事慈善的時候,他是全情的投入,他將慈善視為自己的責任和事業。他不收分文,義務管理新加坡善濟醫社,而且在新加坡不同的地方設立分設與傳播愛心。卓順發太平紳士是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告訴全世界:施比受更有福。
愛心獎大會為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 BBM(L), PVPA配以標語:
我為人人,一生一諾。
——卓順發(第17屆·愛心獎得獎人)
2009年卓順發投入150萬新元成立新加坡羅敏娜基金,在社區服務30多年來個人捐款以及在社會籌集的善款超過一億元。2008年經好友邀請加入當時已到了瀕臨關閉邊緣、有百多年歷史的善濟醫社。卓順發擔任善濟醫社全職義務執行主席至今14年,堅持不領薪水不報銷,致力於回饋社會。他帶領善濟醫社發揚華族互助優良傳統,以慈悲為懷的崇高宗旨,不分種族、宗教和國籍,為社會大眾提供免費中醫問診、低收費藥物、推拿理療及保健護理服務,讓更多民眾受惠。

卓順發太平紳士設立了善濟五大文化價值觀:寬容、大愛、慈悲、感恩和祝福。配合國家建設、創造和諧社會,善濟醫社積極推動「有國才有家,家和萬事興;善與國同在,濟與民同心」的宏觀信念。除了中醫服務,善濟醫社也提倡種族和諧,行善不論膚色,看診者中平均每100個病患就有6人是非華族。善濟醫社傳播光明與正能量,鼓勵宣揚慈善文化以及中醫服務社會大眾宣傳中華文化。善濟醫社還積極參與社區慈善活動,宣揚健康意識,鼓勵保健活動。2008年他加入善濟時,它正處於瓶頸期,善款難籌,經營幾乎無以為繼,醫社只有四名員工,每天服務26名病人,如今善濟已在全島擁有14家分社,每天服務約1000人次,過去的八年里總共了服務了260萬人次。

▲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副主席劉李麗珉(左)、陳趙滿菊(右)為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 BBM(L),PVPA頒獎
卓順發太平紳士常說: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在於他多有錢,他擁有多少,權力有多大,名譽有多高;而是在於他為社會做了多少事,幫助了多少人,改變了多少人,多少人因為他,而得到幸福。
弘揚慈善精神就是人人把發自內心的愛付諸點滴的行動,共同營造全社會互助互愛、團結融洽的氛圍,這是一種「達則兼濟天下」的曠世情懷,是一種「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精神追求,是一種「大道為公,濟世為民」的人生態度,這也正是卓順發人生的主旋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命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為幫助當地的災後重建,卓順發第一時間與幾位朋友在新加坡發起「讓愛川流不息」賑災籌款活動,舉行大型電視慈善義演。活動得到了政府、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籌得約4700萬人民幣的善款。其後三年時間,他穿梭在四川的災區,先後在大邑、綿竹、綿陽、什邡、雅安、廣漢、仁壽等地籌建七所「中新友誼小學」及一座橋。多年來他與好友為災區學生舉辦多次大型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這一義舉讓學生重新獲得上學讀書的機會,每年大約有上萬名新生就讀,這份慈悲、這份大愛感染著無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