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加坡房地產年度展望

2023年01月10日   •   3萬次閱讀

2023年的展望,我內心是謹慎的,因為畢竟房價漲了5年了,萬物皆周期。對判斷房價方向這一塊,會引用博納集團的官方預測,但個人可能更趨向保守。因為重要的宏觀的不確定性: 貨幣政策怎麼走?高貸款利率會維持多久?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多大?

當然對新加坡也有樂觀積極的面:新加坡的房市的基本面非常好,庫存低,同時中國的開放和復甦,大量優質移民的引入,是新加坡豪宅市場最重要的支撐,我對於豪宅市場的信心遠大於大眾市場

我們從下幾個點,梳理一下市場數據,給關注新加坡地產的朋友一些參考:

12022復盤‍‍‍‍

1.1周期

下圖為過去35年新加坡地產走勢,能看到幾個周期的變化,有漲有跌,藍色背景部分為下跌的季度,我們分別標註了每個周期房價上升的幅度,和下降的幅度。整體呈上漲的趨勢。2022年是房價增長的一年,第四季度,因為缺少大盤和假期的緣故,房產活動銳減,價格仍環比上漲了0.2%。

2022年的特點:租金漲幅巨大,遠遠高於房價的增長(這一點與東京相反,東京租金漲幅低於房價漲幅,這也因為各國房產政策的不一樣)。下圖中不同顏色的線代表不同戶型大小的租金走勢,2022年全四季度所有戶型的租金全線上漲,大戶型漲幅更加顯著

‍‍‍‍‍‍‍‍‍‍

1.2價格和交易量

下圖展示了過去22年來新加坡非有地住宅銷售量和平均尺價的變化。2022年新盤銷售僅達到7000多套,跟2021年的12676套相比縮量了很多,單評價尺價,從2020年的尺價1808新幣漲到了2022年尾尺價2314新幣。

‍‍‍‍‍‍‍‍‍‍‍‍‍

2022年房價上漲的同時,新盤和二手銷量與2021相比是都是下降的!私宅新盤方面2021銷售的新盤其實比往年都低,因為2021尾的降溫措施抑制了部分新移民購買的需求,開發商推出市場的新盤數量也相對較少了。過去10年的新盤平均銷售11200套,2022年約7120套,下面兩圖分別統計了私人房地產新盤和二手房的交易量。

過去十年新盤銷售量

2022年私宅轉售每季度與2021同期對比

1.3新盤庫存

下圖展示了截止2022年第三季度的新加坡私宅新盤的庫存。總量上,庫存連年下降,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36,839套跌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14,087套。第三季度小幅度回升,庫存為15,677套。分區來看,中心核心區(CCR)剩餘5681套,中心區邊緣(RCR)剩餘6579套而郊區(OCR)僅剩3417套。

從平均年售出來看,OCR高達5641,超越了現有庫存。相比而言,CCR和RCR的庫存都高於平均年售出,2023年這兩個區域繼續消化庫存,還有進場的機會。總體相對低的庫存是房價的一個支撐。

1.4HDB組屋升級群體

下圖為組屋住戶達到5年最低居住限制的數據圖,2022年達到31,325戶的頂峰,未來兩年預計大幅下降,其中2023年就下降了50%左右。加上高利率和私宅的漲幅,從組屋升級私宅的買家預計減少,2022的政策縮緊,也擠壓了大眾市場購買的人群

1.5別墅

2022年的別墅(新加坡本地稱有地住宅)銷售量相較於2021年大幅的銳減,總量微低於2000套,但是總價達到了100億新幣,超過了過去18年的平均總價,但數量和總金額大幅低於2021。 目前別墅價格高位,但大量買主排隊等待二手市場的好貨。

1.6寫字樓

2022年寫字樓市場勃勃生機,租金和房價也在穩步攀升。 下圖為過去36年寫字樓租金走勢圖,其中三條曲線圖分別代表中心核心區,中心區整體以及邊緣區域。2020至2021年期間因為冠病大流行導致居家辦公模式的興起,寫字樓一度被退租,空置率升高,租金因為需求驟減而下降。2022年寫字樓復甦,所有區域的租金都因為需求的康復而上漲,邊緣區域的漲幅更高。

2019-2021年的平均總供應量都低於500,000sqft,2022年則注入了超過1,250,000sqft以上的新寫字樓空間,為迎接後疫情商務、貿易的擴張。寫字樓市場受新加坡政府供應量的調整,在未來的價格上升周期,也會推出更多地塊,增加供應量來緩衝市場。

2‍2023宏觀和風險

‍‍‍‍‍‍‍‍

2.1壓力點

2022年是過去40年最為激進的加息年,美聯儲進行了7次加息應對全球通脹壓力,從2022年1月的0.25%,一共提高了425個基點,上升到4.25%至4.5%,至15年來最高水平。全球股市應聲下跌,大部分城市房市也是下跌的,除了新加坡,東京等比較特別的城市。

各大投行預測,2023加息步伐可能會減速,2022年12月的這次加息,本來市場預期是75個基點,最終卻放慢至50,也是一個信號。目前的宏觀形勢還是不明朗的,在後面部分具體說說2023年新加坡房地產市場。

2.22023積極面

中國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放開邊境。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無疑給全球投資者都投遞了積極的新信號,股市已經給出積極的反映。

新加坡憑藉其自由貿易,高效勞動力,優越地理位置,成熟教育體系,獨特中英文雙語環境和安定社會環境,已經是亞洲富豪移民首選的國家之一。後疫情時期,新加坡較早打開國門,開放國際商務和旅遊,占領先機。2022年9月被評選為超越香港,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金融中心。這個排名有爭議,我個人認為新加坡的人才結構,輻射力,資本市場成熟度離香港其實有很大的差距,但這個差距在縮小,這是新加坡未來幾年的成長機會。在公司內部我常講一個觀點:政府多年來務實穩健經營,疫情和全球為新加坡助力,現在的新加坡比5年前的新加坡成長一大步了,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加強

拋開宏觀不確定性,新加坡的基本面很強,豪宅市場(CCR核心區大戶型)的吸引力巨大,從租金市場的巨大漲幅就看出來了!

3‍‍‍‍2023展望和重要數據‍‍‍‍

3.1房價預測

下圖是新加坡私宅市場不同區域過去13年房價指數走勢圖,右側黃色部分是對2023的預測。對於大板塊的漲幅,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年郊區(OCR)的漲幅最大,然後是市區邊緣(RCR),組屋(HDB),市區核心區(CCR)的漲幅甚至在整體漲幅之下。我認為這樣的板塊格局未來會改變,因為高利息擠壓了大眾市場,而新加坡的基本面和吸引力在不斷增強

博納集團官方對不同區域價格的預測如下:

-2022年的預測基本符合最終實際漲幅,除了CCR區域,其他的預測都高出了1%-2%。

-2023年房價漲幅放緩,整體在5%-6%,CCR、RCR和OCR漲幅差距縮小,CCR漲幅增速至5%-7%,RCR維持去年速度而OCR漲幅則大幅減緩至4%-5%。價格和購買力是呈負相關的,價格越高,購買者會越少。

3.2供應量與交易

根據1.3部分的回顧,截止2022年第三季度,目前庫存房源總共還有15000套左右,其中主要集中在CCR和RCR,分別為5681套和6579套,其中CCR消化庫存的時間要更久。

下圖是新加坡上半年政府售地情況,7個確認出售名單和9個備選出售名單,這些新供應並不會馬上成為2023年的新供應,而會對未來4-5年產生影響。確認名單中包含5個私宅用地(含1個EC用地),估計可提供4090套私宅(含700套EC)。備選名單包含6個私宅用地(含2個EC用地),預計可提供3625套私宅(含855套EC)。

總結上面的信息,如果順利,2023年預計開售45個項目,共可提供12,488套新私宅,基本上恢復到疫情前新盤供應的數量。庫存加上新房源,CCR總共可達8000多套,RCR12000多套,OCR的庫存和新增都不高,僅7000多套,明年的交易量CCR市中心區域會占到更大的比重。我們無論是新盤還是轉售,2023年的銷售總量會高過2022

3.3整體判斷

目前,房價價格漲幅與收入增加都比較合理,但租金漲幅過高(1.1部分),因為疫情期移民湧入和新盤交房延遲,造成極大的供需失衡,希望隨著2023年相對較多的新盤的交房,情況會有所緩和。下面第一幅圖是新加坡過去五年房價指數趨勢圖,第二幅圖則是新加坡過去五年消費者指數趨勢圖,新加坡房地產市場整體均價增長與家庭收入增長基本一致。

1/2
下一頁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8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249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