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現點斑林鴞(Spotted Wood Owl)品種的小貓頭鷹。(圖:讀者臉書)
(新加坡2日訊)新加坡出現點斑林鴞(Spotted Wood Owl)品種的小貓頭鷹,吸引許多民眾和攝影愛好者在樹旁圍觀。
《8視界新聞》報道,網民安琪拉吳在Nature Society(Singapore)的臉書群組中發布帖文,沒有透露這隻小貓頭鷹出現的確實地點。她說,自己在昨天(1日)早上發現一群人圍在一棵樹前,當時一隻小貓頭鷹在低矮的樹幹上掙扎,想要爬到一個地方休息,它的父母較高的地方緊張地看著孩子。
然而,人群越走越靠近樹木前拍照,有的甚至走到了樹下,一些民眾不得不要求他們往後退,保持一定的距離。
根據這名網民的說法,小貓頭鷹後來在一個低矮的樹枝上找到了巢穴,國家公園局職員也到場把那棵樹圍起來了,並且把圍觀的民眾趕到20米以外的地方。
安琪拉呼籲所有自然愛好者和攝影師能夠安靜地觀察,從遠處欣賞大自然,而不是過度興奮。
「當你靠近小貓頭鷹時,你會給它帶來壓力,同時也會使你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因為它的父母可能會為了保護小貓頭鷹而調轉方向攻擊你。」
有網民表示,希望該組織能向當局建議,在發現巢穴後當局可以限制圍觀的時間和人數,既能保護野外生物,也能確保疫情下公眾有安全距離,尤其現在更有理由要保持安全距離。
截至昨天(1日),新加坡這一周新增40起2019冠狀病毒本土病例,並且出現5個社區和客工宿舍感染群。
據悉,這頭貓頭鷹的品種為點斑林鴞,而國家公園局的資料顯示,這種貓頭鷹具有獨特的「無耳」頭和大膽黑色條紋的下半身,是我國最大的貓頭鷹。
它屬於極度瀕危的鳥類,數量大約在22頭左右,很難被發現。它一般出沒於森林和林地,但有時會出現在水邊。
新加坡第一次發現這類貓頭鷹是在1985年12月,地點在中央集水區森林,後來也在其他地區發現過其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