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從當年的剪票員,經培訓變成巴士司機,還在同一條路線開了35年巴士,乘客過年過節時都會送他年餅和水果,這名入行53年的巴士司機想繼續駕駛巴士到退休。
這名在新捷運擔任巴士司機的趙子華(72歲),從1970年當起剪票員,15年後由於無需再剪票,於是接受培訓,並於1985年出任巴士司機至今。
他受訪指出,當巴士司機後就一直駕駛100號路線巴士,在實龍崗和錦茂之間川行,直到3年前才轉到315號路線。
30多年來都跑同一條路線,除了輕車熟路外,趙子華也與乘客培養出深厚情誼。
「很多乘客都成為朋友,有的已是兩代人坐過我開的巴士,他們每次上巴士都會和我打招呼,有的乘客甚至過年過節時都會送我年餅或水果。」
直到3年前,趙子華轉到另一條路線時,感到非常不舍。
談及過往難忘的經歷,他指都和乘客有關,依舊記得數十年前,他準備駛出巴士站,但看到一名女乘客匆匆跑過來,於是他停下巴士等對方,女乘客後來詢問他的名字,之後還投稿到當年的《星洲日報》表揚他。
「我也曾碰過一個盲人乘客,當時他無助地站在路邊,不斷用拐杖敲柱子。我於是將巴士停在對面,詢問後才得知乘客坐過站,無法在陌生環境下回家,我就載他回到熟悉的車站。」
除了喜歡和乘客交流,他指也很享受開巴士有廣闊的視野,可看沿路風景,令他樂此不疲。
「如果公司允許,我甚至希望可工作到80歲,也希望新加坡年輕人能加入這個行業,畢竟這是很好的工作。「
趙子華在長達53年的巴士職業生涯中,除了曾獲卓越服務獎(EXSA),也在上周的康福德高企業有限公司20周年慶中獲得服務最久的員工獎。
工作環境比50年前好,但巴士司機的職責也從原本的單純駕巴士,變得需兼顧更多。對於角色的轉變,趙子華給新一代巴士司機的建議就是「保持耐心」。
他說,剛入行時除了沒冷氣,巴士的方向盤也很重,扭動時非常吃力,且還是手牙,如今一切都非常現代化。
「如今設備先進也容易駕駛,但我們的責任會更重,除了要優先考慮到乘客安全,也需要為乘客及時提供協助,為此我們還有接受客戶服務方面的培訓。」
遇到急性子的顧客或是其他司機,趙子華提醒,一定要保持禮貌,好好溝通,並隨時保持專注和觀察路況,以乘客的安全為優先。
年過七旬的趙子華身體強健,他稱「多走路」是保健的秘訣。
如果要外出的地點不遠,他都會選擇步行,藉此來鍛鍊身體。
他透露,目前每年都需要接受體檢,確保身體狀況足以繼續工作,加上目前都是做早班,也讓他稍微輕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