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貿易、服務、科技創新中心之一,過去十幾年,新加坡不斷吸引著海外投資與置業人群,尤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為主。而近年來,中國買家們也正在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無論投資者在新加坡購買房產是為了投資還是自住,都需要繳納房產稅和印花稅,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新加坡房地產稅和印花稅的詳細情況。

01新加坡房產稅
1.新加坡房產稅概述
新加坡對境內所有不動產徵收房地產稅,不動產所有人應在每年年初納稅。不動產包括建屋發展局公寓、住房、辦公室、廠房、商鋪和土地。所有的不動產所有人都應為所擁有的不動產繳納房地產稅。房地產稅按年繳納,每年1月份繳納全年的房地產稅,納稅基數為不動產的年值。年度房地產稅的計算方法是將財產的年價值 (AV)乘以適用於不動產所有人的財產稅率。例如,不動產所有人的財產年價值為3萬新幣,稅率為10%,則不動產所有人需要支付3萬新幣×10%=3000新幣的房產稅。
年值,即房屋的年產值,指的是房屋每年可賺取租金的凈收入,即年租金減去物業管理、家具以及維修費用得出的綜合收益。不動產的年值是根據不動產的年租金收入估計的,估計的租金收入不包括出租的家具、裝置和服務費。不動產出租、自用或空置適用同樣的基數。新加坡稅務局每年會對不動產的年值進行審核調整,也就是說新加坡稅務局會參考年景好壞、房屋的新舊程度、地段、配套設施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每年更新。

2.新加坡房產稅率
新加坡對自用型住宅房地產及非自用型住宅房地產實施累進房地產稅稅率,對其他房地產,如商業及工業房地產,採用 10%稅率。
自用型住宅房地產稅率
自用型住宅房地產是業主居住(「占用」)的公寓、組屋或其他住宅物業等房地產,自用型住宅房地產享受自住稅率。自用型住宅房地產稅率如下表:

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以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有效稅率為例,假設房屋的年產值為36000新幣,則:
①首個8000新幣的年產值的房屋有效稅費為:8000×0%=0新幣;
②下一個28000新幣的年產值的房屋有效稅費為:28000×4%= 1120新幣;
③所以房屋年產值為36000新幣的房屋應該繳納:0+1120=1120新幣的房產稅。
以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有效稅率為例,假設房屋的年產值為84000新幣,則:
①首個8000新幣的年產值的房屋有效稅費為:8000×0%=0新幣;
②下一個47000新幣的年產值的房屋有效稅費為:47000×4%= 1880新幣;
③下一個15000新幣的年產值的房屋有效稅費為:15000×6%= 900新幣;
④剩下的14000新幣的年產值的房屋有效稅費為:14000×8%= 1120新幣;
⑤所以房屋年產值為84000新幣的房屋應該繳納:0+1880+900+1120=3900新幣的房產稅。

非自用型住宅房地產稅率
非自用性住宅房地產是業主不居住(「占用」)的公寓、組屋或其他住宅物業等房地產,自住業主的稅率不適用。自 2015 年1月1日起,累進房地產稅制度(PPTR)同時適用於非自用型住宅房地產。以下稅率適用於非自用型住宅房地產,但是排除清單里的房地產除外:
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如非自用型住宅房地產取得規劃批准後用於以下用途的,仍適用 10%的房地產稅稅率,無需向新加坡稅務局另行申請:
a.任何體育和休閒俱樂部內的住宿設施;
b.度假休閒屋(Chalet);
c.託兒所、學生護理中心或幼兒園;
d.福利院;
e.醫院、收容所或康復、復原、護理或類似目的的場所;
f.酒店、背包客旅館、賓館或招待所;
g.酒店式公寓;
h.屬於根據《房地產稅》第 S6(6) 條中豁免繳稅的員工宿舍;
i.學生宿舍或宿舍;
j.工人宿舍; 該房地產必須已獲得上述用途的規劃批准,則無需向 IRAS 申請。

商業和工業房地產(非住宅)
商業和工業建築和土地等非住宅物業按年價值的 10% 徵稅。即使不動產所有人購買的物業是自用/自住,自住業主的稅率也不適用於非住宅物業。
假設商業房地產的年價值為54000新幣,則應付房地產稅為:54000×10%=5400新幣。
稅收優惠
專門用於以下目的的建築免稅:
a.公共的宗教禮拜場所;
b.獲得政府財政補助的公共學校;
c.慈善目的;
d.其他有利於新加坡社會發展的目的。

02新加坡印花稅
這是對與不動產和股份有關的書面文件徵收的一種稅。與不動產有關的文件包括不動產的買賣、交換、抵押、信託、出租等;與股份有關的文件包括股份的派發、轉讓、贈予、信託、抵押等。在新加坡境內簽署的文件,應在文件簽署之日起14日內繳納印花稅;在新加坡境外簽署的文件,應在新加坡收到文件的30日內繳納印花稅。不同類型的文件適用的稅率不同。在這裡,我們只為大家介紹一下房產印花稅。新加坡房產印花稅有三種:買方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簡稱BSD)、賣方印花稅(Seller's Stamp Duty,簡稱 SSD)、買方額外印花稅(Additional Buyer's Stamp Duty,簡稱 ABSD)。
買方印花稅(BSD)是在購買或收購房地產時支付的。在2018年2月20日之前,住宅和非住宅物業的買方印花稅率最高為3%。自2018年2月20日起,住宅和非住宅物業之間的買方印花稅率有所不同。2018年2月20日或之後購買住宅物業的買方印花稅率最高為 4%。
如果不動產所有人在2011年12月8日或之後購買或收購住宅物業(包括住宅用地),買方額外印花稅也可能適用。 如果不動產所有人分別在2010年2月20日和2013年1月12日或之後購買或獲得住宅物業和工業物業,如果物業在持有期內出售,則需支付賣方印花稅(SSD) 。

1.買方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稅率
2018年2月20日至今的買方印花稅稅率:

假設某公寓單元於2018年3月30日以 2500550新幣的價格購買,則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如下:
①首個18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18萬×1%=1800新幣;
②下一個18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18萬×2%=3600新幣;
③下一個64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64萬×3%=19200新幣;
④剩餘的1500550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1500550 ×4% =60022 新幣;
⑤年值為2500550新幣的公寓所需要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1800 + 3600+ 19200+ 60022=84622新幣。
假設某產權所有人於2018 年3月1日以 2000萬新幣的價格購買了一塊劃為「商業和住宅」的空地,由於該土地劃為「商業及住宅」地帶,因此物業總樓面面積的60%及40%被視為可分別用作住宅及非住宅用途。住宅和非住宅物業的買方印花稅稅率適用於各自的組成部分。假設住宅部分的購買價格細分為800萬新幣,非住宅部分為1200萬新幣,則應付的買方印花稅為:
住宅部分的買方印花稅
①首個18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18萬×1%=1800新幣;
②下一個18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18萬×2%=3600新幣;
③下一個64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64萬×3%=19200新幣;
④剩餘的700萬新幣年產值需繳納的買方印花稅為:700萬×4% =28萬新幣;
⑤住宅部分的買方印花稅總額為1800+3600+ 19200 + 28萬=304600新幣。

非住宅部分的買方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