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聽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入鄉隨俗……
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
在新加坡生活久了的人
很多個人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已經被「新加坡化」
盤點了以下七大新變化
快來看看您有沒有「中招」
01 輕微潔癖
新加坡非常注重環境保護,街道時刻保持一塵不染,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行為,抓到會被罰款,情節嚴重還要勞改。

在法規嚴明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很多人自然就養成了注意衛生的好習慣,家中垃圾勤快處理,積水及時清理,不隨意扔垃圾和吐痰等等,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個「輕微潔癖」的人。
02 被迫戒菸
新加坡不僅注重地面衛生,連空氣品質也抓得很嚴,禁菸區域遍布全島,想找個能抽菸的地方還真不容易,抽菸愛好者的抽菸機會大大減少。

而且新加坡有「禁止展示菸草製品」的規定,要求除了補貨、進貨、存貨和交易時間外,菸草製品必須遠離公眾視線,因此在商店、便利店都不會看見菸草的身影。
03 習慣投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在新加坡並不盛行,遇事不合理順手就是一個投訴,在新加坡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您常常會聽到一句口頭禪「小心我Complain你啊」。

在新加坡,無論是噪音擾民、排隊時間過長,還是服務員出餐慢等零碎小事,只要投訴就有人管。這個被「慣」出來的習慣,從側面也反映了新加坡人的投訴意識高,以及各行各業的認真負責和競爭壓力大。
04 習慣使用現金或刷卡
在國內隨處可見的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在新加坡的普及率並不是很高。新加坡人購物使用最多的是現金,商場和超市等很多場所也支持刷卡支付。

因此在新加坡,很多人都養成了隨身帶現金、帶銀行卡/信用卡的習慣,這種約定俗成的消費方式,大家習慣了也並不會覺得有什麼麻煩。
05 習慣乘公共運輸出行
在新加坡,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是大多數人首選的出行方式,全島地鐵網絡四通八達,公共巴士更是遍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讓您乘坐交通工具就可以抵達新加坡的任何地方。

圖源: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官網
而且,由於在新加坡開車的成本高昂,比如買車需要競拍擁車證、支付關稅/路稅/停車費、油價高等,逐漸地大家就逐漸以公共運輸代替自駕車了,經濟實惠。
06 乘坐公交車刷兩次卡
新加坡的公交車是按里程收費的,因此必須從前門上車先刷一次卡記錄上車地點,到達目的地後從後門下車再刷一次卡進行扣費,使用手機支付的操作步驟也是如此。

圖源: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官網
另外,新加坡的公交車通常不會報站,因為站點比較密集,而且新加坡存在多種文化交匯,公交系統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用多國語言進行站點播報,這就讓人養成了乘車時專注留意站點的習慣,以免坐過站。
資料來源:
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https://www.lta.gov.sg
摘錄於2022年11月14日,如有變動請以官網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