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紐約時報的美食專欄整了一個「新加坡咖喱雞」的烹飪教學視頻。
結果氣炸網友。
即便視頻教學的還是個小美女,也沒辦法讓新加坡人為此買帳~

紐約時報版「新加坡咖喱雞」
惹怒網友:給新加坡人丟臉
紐約時報的美食專欄,前兩天推出一個教學視頻。
教大家怎麼做「新加坡咖喱雞」。
咖喱雞也是一道新加坡國菜。一般情況下,餐館見到的咖喱雞是這樣的

家常版的是這樣的

結果,紐約時報的教學版本做出來的咖喱雞,長這樣

別說一點咖喱的感覺都沒有。
一個大號手槍雞腿,再加上顏色不明的醬汁。
如果不是標題大字寫著新加坡咖喱雞,我們可能都聯繫不上。
關鍵在於,這位小美女的操作流程,也是尬得讓人內心捉急,只想讓她放過這隻雞。
咱們來看下她的製作過程:
1)腌制雞肉:加了一點檸檬汁、胡椒、鹽,腌制美式大手槍腿40分鐘
2)腌制好的雞腿下鍋煎至金黃
3)炒香料配菜:放了洋蔥八角等等一些常規香料,最後放雞腿
4)倒入雞湯,跟少許椰子汁
4)最後咖喱雞就算大功告成了......

從成品來看,沒什麼咖喱的痕跡。
在烹飪過程中,她其實也準備了湯汁給雞腿肉「上色」,也沒有提到說是咖喱。

導致最後成品跟新加坡日常見到的咖喱雞,天差地別


總結起來,賣相不對,味道也得打個問號。
由於這道菜打著新加坡咖喱雞的名號。
實際做出來的效果又跟新加坡咖喱雞完全不一樣。
這個嚴重落差激怒了新加坡網友。
做不好菜出來比劃沒問題,可這樣一道菜你要硬扣上新加坡咖喱雞的名號,可就是你的不對了~
一眾網友熱議
「很尷尬。紐約時報在播出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先確認一下正宗的咖喱雞是怎麼做的。隨隨便便一個沒水平沒技術的來做新加坡咖喱雞。現在好了,我都要擔心一下世界各地的人是不是都覺得哦新加坡咖喱雞就這,真的,新加坡國菜怎麼可以被做成這種樣子。」

「希望做咖喱雞的這個妹子的老公已經幫她買了保險。不然吃下去可不能保證。我看過很多家庭主婦做菜失敗的,但做成這樣子還是她第一。」

「這個視頻的名字是不是得改成『我啥也不會做』。」

「這是什麼東西。作為一個新加坡人我真的看的眼淚都要掉出來了。她真的挺侮辱咖喱雞的。」

「所以這個人看上去就是不懂做飯的,還要做咖喱雞,做成這麼個滑稽樣。不懂就別做!」

「能不能真的去買一點咖喱,然後跟著步驟指示一步步來?」

「我真的感覺非常傷心。雞連命都豁出去了就只值這個水平?」

「真的是太丟臉了。咖喱雞怎麼能這麼做,換一種做吧,不要給新加坡人丟臉。」

「講真我看視頻就覺得她不會做飯。有的就算有指示也做不好。但是更糟糕的是這種視頻還被放出來了。」

「從來沒見過這麼糟糕的咖喱雞,這連咖喱都沒放吧?她時不時搞錯了,把香蘭葉子當咖喱葉子丟進去了。」

網友的意思就是不正宗,別借著新加坡的名號亂搞。
因為這個視頻中華裔長相的小美女,其實跟新加坡沒什麼關係。她本人常駐中國台北,是美國國籍記者。
可能她吃過新加坡咖喱雞。
但不代表她就懂得新加坡咖喱雞怎麼做。
這種情況下還硬挑大樑,也難怪本地網友群嘲。
有的說她那咖喱雞做出來的湯汁,就跟新加坡溝渠水一樣

別說還真的挺像的

更搞笑的是,這個事情引起了新加坡建屋局跟民防部隊的注意。
建屋發展局(HDB)特地藉此發文提醒:
「大家不要把煮壞的新加坡咖喱雞倒入下水道。」

新加坡民防部隊則是藉此提醒注意火災 「不要不看管正在烹煮的食物,以免咖喱看起來真的像「溝渠水。」

於是,紐約時報版本的「新加坡咖喱雞」在新加坡成功變成了一個梗。
也算是火出圈了~
椰友們,大家平時咖喱雞吃的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