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風大雨大,漁民不願意冒險出海,導致本地魚市場貨源明顯短缺,年關還未到,魚價已整體上漲三四成。
記者今早(12月20日)走訪勿洛南濕巴剎,一名林姓魚販就說,他最近幾周到魚市場進貨的時候,就發現市場上的魚少了很多。
他說:「一些批發商甚至因為出價太低『搶』不到魚,導致沒魚可以出貨。」

漁民不願意冒險在風雨天出海,導致市面上的魚價上漲了三四成。
他也指出,目前漲價最厲害的是斗鯧,每公斤價格已經上浮10元左右,下來應該還會更高。
不過,潮州人過年愛吃的雄性白肚魚,魚肚還沒有膏,價位還在每公斤10幾元左右,「價錢要到農曆新年才會飆漲。」
《聯合晚報》向新加坡魚商總會副主席林偉健查詢時,對方指最近刮東北季候風,除非魚商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否則漁民一般不太願意出海。
「幾乎每一種海鮮的價格都會起一些,過年前紅斑、白鯧和白肚魚價格上漲會更顯著一些,因為這些魚比較受歡迎。」
林偉健也說,過年前的海鮮批發價會再上漲三四成,濕巴剎的魚價甚至會漲得更厲害。「一年過一次年,對一些魚販來說,這是『花紅』。」

多雨天氣導致菜價上漲,近日上巴剎的主婦都感覺錢包「縮 水」。
近日多雨導致貨源減少,蔬菜的價格也開始飆漲。
菜販張保恆(72歲)向《聯合晚報》透露,本地人常吃的空心菜價格漲了一倍,從原本的每公斤2元飆漲至4元,從泰國進口的空心菜成本價更是高達4元5角。
此外,四季豆等豆類的的價格從每公斤2元5角漲到4元左右;小紅蔥的價格也翻了一倍,從每公斤1元1角漲到2元2角。
目前還不清楚過年期間菜價是否還會繼續攀升。
記者:陳可揚
攝影:陳來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