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出現同時患上骨痛熱病和新冠肺炎患者,這5點預防骨痛熱病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2020年02月21日   •   1萬次閱讀

1

關於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

關於新加坡新型冠狀病毒情況的最新消息!

新加坡衛生部網站更新數據顯示,新加坡本地新增1例新病例, 患者是36歲持工作準證的中國籍男子。截至2月20日中午12時,新加坡累計病例至今達85例,包括今天出院的三人在內,已有37人痊癒。

而在2月19日新增的病例中,病例82是名57歲新加坡女公民,病患之前因骨痛熱症入住黃廷方綜合醫院的普通病房,確診後已轉入隔離病房。

病例83是名54歲,男,新加坡公民,與新加坡基督生命堂感染群相關,他經常到馬來西亞公幹。

病例84是一名35歲女病患與神召會恩典堂感染群有關聯,新加坡公民。

2

並非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同時患骨痛熱症

第82例相對於此前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比較特殊,是先後得了骨痛熱病和新冠肺炎的病例,但這並非新加坡本地首次有新冠肺炎病患同時患骨痛熱症。新加坡當地媒體早前訪問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高級顧問醫生透露有一名新冠肺炎病患體內同時有骨痛熱症病毒。

這名57歲的新加坡婦女在2月9日出現症狀後多次求醫,包括2月10日和14日到裕廊綜合診所,12日到一家家庭診所,以及13日和15日到黃廷芳綜合醫院急診部,被確診為骨痛熱病,後被安排在普通病房。隨後在星期二下午根據檢驗結果被確診為感染了冠狀病毒。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女子在確診感染病毒後,即刻被安排隔離。為了安全考慮,在普通病房和她同房的病人全被轉移到單人病房,並進行冠狀病毒檢測。另外,當局正在追查和女子有過接觸的醫院醫護人員。醫院病房也已經過徹底消毒和清理。

3

30年未見第三型病毒的骨痛熱症在新加坡爆發

如果說新冠肺炎是新加坡2020這一年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那麼骨痛熱病是每年都要迎接的挑戰!

骨痛熱症在新加坡是常年存在的可致命疫病,每年都有死亡病例。2019年新加坡因患骨痛熱症而死亡的人數為18人,創2017年以來新高! 本地骨痛熱症病例攀升,新加坡國家環境局預計,病例還會進一步增加!新加坡政府甚至預測:2020年的每周案例將超越現有水平!

僅僅是2月10日—14日,就已出現至少224例病例,上周是400例。同時在程度上也有所提升,近半數病例是罕見的第三型病毒(DenV-3),這一類型的骨痛熱症已有30年未在新加坡爆發!

骨痛熱症病毒有4種之多,一次感染,康復後雖對之免疫,但仍受到另3種病毒的威脅,而第一次感染骨痛熱症有人或許不以為意,然而第二次感染卻能奪命,且病症更複雜,可能導致病者引發其他損害肺、肝和心臟的嚴重疾病。

4

骨痛熱病發症狀

通常骨痛熱症患者初期只是發燒,這種症狀比較普遍,所以難以分辨,加上骨痛熱症有潛伏期,太早診斷可能也驗不出來。除了發高燒,骨痛熱症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頭痛、肌肉和關節疼痛,眼球後部疼痛,作嘔和嘔吐

這些症狀一般會在被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後的1.5至10天內出現,如果病況較輕,症狀會在兩天至一周內消失。如果病情較嚴重,上述症狀出現後的三天至七天內,情況會變本加厲,後期症狀包括劇烈腹痛、持續嘔吐、牙齦出血、吐血、呼吸急促和全身疲乏。

骨痛溢血熱症的症狀包括持續高燒和頭痛,患者亦可能出現喉嚨痛、咳嗽、作嘔、嘔吐和腹痛等症狀。如果沒有及時求醫,兩天到六天內就可能休克,也可能突然倒下、嘴部發紫,而且脈搏變弱。

5

預防伊蚊是關鍵

骨痛熱症傳染途徑,伊蚊是罪魁禍首,要降低骨痛熱症的傳播,防蚊是最關鍵的,因此新加坡政府民眾都嚴防蚊子滋生。為了應對蚊子滋生,防止病毒傳播。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教給大家每隔一天進行「滅蚊5步驟」:

1.經常更換花瓶的水;

2.清除花盤積水;

3.將水桶等裝水容器倒放;

4.鬆開變硬的泥土;

5.每個月疏通阻塞屋頂檐槽,加入BTI殺蚊藥。

針對有地住宅(Landed House)的住戶,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建議他們儘量減少或不使用帆布及塑料之類容易積水的材質搭建遮雨棚,並要求他們定期疏通屋頂檐槽,再於槽內加入Bti殺蟲藥;國家環境局也提醒有地的屋主要經常清除溝渠內的落葉和枝椏,留意並封閉樹洞;其他裝飾如噴水池或人工造景,則切記置入沙粒狀殺蟲藥,以免這些地方成為黑斑蚊產卵的溫床。

蚊子那麼小,就算這樣的嚴防死守,也會讓人防不勝防!所以除了要做到上文中提到的「滅蚊5步驟」,自己也要多加採取措施,比如可考慮在家裝置窗紗或防蚊網。

伊蚊最活躍於日出前日落後

新加坡當地某醫療集團醫療主任建議,儘量留在冷氣房或有良好防蚊作用的建築,特別是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因為這是伊蚊最活躍的時段。所以希望大家正在這段時間就儘量不要出門。

他提醒,前往蚊子較多的地方時,應選擇保護功能較強的衣服,例如長袖衣和長褲,也應穿上襪子和鞋子,儘量不要暴露肌膚。

買防蚊劑應檢查成分表

此外應使用防蚊劑。選擇防蚊劑時記得查看成分表,確保待乙妥(俗稱避蚊胺)含量至少達10%。特別是長時間在外,更應選擇DEET含量較高的產品。不過,幼童不宜使用含DEET的產品。

如果使用味道濃郁的香皂或香水,可能吸引蚊子叮咬。因此,外出時應避免塗搽香水,沐浴和洗髮用品也以清淡為佳。

6

相關服藥禁忌

如果確診自己得了骨痛熱病之後,有的人有可能就比較慌亂,所謂病急亂投醫,一些相關的服藥禁忌大家還是需要了解一下的。骨痛熱症由病毒性發熱(Viral Fever)的一種引起的,故無特定藥物可治。患者除了多休息,還要補充足夠水分,以免因為高燒和嘔吐而脫水。 

新加坡當地某醫療集團醫療主任說:

如果只是輕微發燒,而且患者整體感覺不錯,其實可選擇自己服藥。

服用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有助退燒和舒緩關節疼痛,但要避免服用可能導致出血併發症的止痛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和那普洛辛(Naproxen Sodium)。

這位醫療主任還表示:

"

如果感覺不適,應該求醫,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此外,如果持續發燒、高燒不退、精神狀態有異、頸項僵硬、呼吸困難,或是出現瘀點(petechial rash),也應該求醫。

"

如果患者年齡在11歲以下,或是患者曾經患上骨痛熱症,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就會較高。其中一種併發症即骨痛溢血熱症(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簡稱DHF),甚至可能致命。

如果沒有及時求醫,兩天到六天內就可能休克,也可能突然倒下、嘴部發紫,而且脈搏變弱。

7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關於新冠和骨痛熱病的回答

由於新加坡骨痛熱病爆發,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公眾會將新冠肺炎和骨痛熱病的症狀混淆,或者分不清是普通感冒還是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在此,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高級顧問醫生表示,有不少病例會出現發燒、咳嗽和腹瀉等症狀,但跟一般感冒病患不同的是,這些病患不太流鼻涕。

關於冠病病毒問與答:

問:要怎麼分辨冠病和骨痛熱症?

答:冠病跟骨痛熱症的身體酸痛不太一樣。骨痛熱症的病患,不太有乾咳、流鼻涕或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最主要的症狀是發燒五到七天,肌肉酸痛和頭痛,尤其是眼窩疼,或者背痛。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