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更新佩戴口罩的新標準!
建議公眾在搭乘公共運輸、購物和身處其他人員密集場所時,如果無法保持安全距離,則需戴上口罩。

此外,在出現社區傳播病例的地方,年長者和抵抗力較弱的人,如果無法保持安全距離,應該戴上醫用口罩。
組織表示普通人可以佩戴布制口罩,但是醫護人員應該帶上醫用口罩。

針對醫護人員的防疫標準,世衛組織也進行了更新。組織現在建議在疫情仍然較嚴峻的地區的醫護人員,應該戴上醫用口罩。
在這之前,組織建議只有接觸冠病患者的醫護人員需戴醫用口罩。

組織也對一般公眾可使用的非醫用布制口罩的材質、如何正確使用和清洗,提出建議。表示這類口罩應至少由三層不同的材料製成,以起到防水和過濾的作用,並不是所有的口罩都可以抵擋病毒的侵襲。

但總幹事譚德塞強調,口罩並不能保護人們免受病毒感染,確診患者還是應該儘可能不要外出,以免病毒傳播。
其實關於口罩的佩戴指南,之前政府抗炎防疫特別小組就曾發出建議。 在「封城」期間,有部分工作人員同時佩戴口罩和透明面罩,進行了雙重防護。
有部分命中表示透明面罩是在新加坡防疫的一個不錯選擇,新加坡天氣悶熱,佩戴面罩會相對清爽許多,聽起來是個不錯的選擇。
熱帶的天氣下,佩戴口罩確實是有點難受,在室內個巴士上有空調的地方還可以忍受,但是在室外行走就堅持不了多久了。
但是防疫小組在發表會上指出,防護面罩必須與口罩一起佩戴才有效,因為它不能完全替代口罩。
基於病毒通過飛沫傳播的特點,面罩還是會在臉部留有空隙,所以在解封之後,民眾還是必須佩戴口罩,而不是面罩。
好吧,口罩看來是唯一的選擇!

好在現在口罩已經不算是緊缺,可以正常的供應,而且民眾在上個月底就已經可以通過自動販賣機領取可重複使用的口罩。
但是,這批號稱經過改良,可以重複使用的口罩卻被爆出現了問題。
有民眾反應自己領取了口罩之後進行了清洗,但是口罩卻變黃了,看起來非常髒,並不想再使用,並對口罩的質量問題進行了質疑.

相關部門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並指出口罩是經過改良的,質量沒有問題,但是在清洗的過程需要特別注意。於是為了確保口罩能夠用上30次,製造商特別製作視頻,教導民眾用四個步驟清洗口罩。
根據視頻的指示,洗口罩時不可以扭也不可以擰乾,只需加入一點清潔劑,再用手指輕搓即可。民眾只要按照上述步驟,就可以保養好口罩,用上30次。
對於已經發黃的口罩,可以拿到民眾俱樂部,進行一對一的兌換。
當局在26日進行第三輪分發口罩活動,共準備了600萬個口罩。民眾從本月26日至6月14日,可以攜帶身份證前往指定地點領取改良版的可重複使用口罩。

查詢領取免費口罩的地點,可瀏覽MaskGoWhere網站。
戴口罩的日子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家還是好好佩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