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天內會觸碰多少個「疑似帶毒表面」 你會如何應對

2020年02月13日   •   8208次閱讀

(紅螞蟻製圖)

作者 侯佩瑜

2019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可以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明來傳播,公眾一旦接觸到這些感染物後,再用手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也會受感染。

身為好奇寶寶的紅螞蟻在想,新加坡人一天內會觸摸到多少個公共設施的表面?出現幾個「觸摸抉擇時刻」?

根據數據,新加坡有超過八成的國民都住在組屋裡,而每天平均有769萬人乘搭巴士或地鐵,相信下面的一幕幕都是我們每天都經歷的。

組屋篇

出門後,坐電梯要按「下樓」的按鈕,進去後再按「1」樓的按鈕。

在這個非常時期即使趕時間,相信不少人都情願等門自動關上,也不去按「關門」按鈕,以減少觸碰到細菌的機會。

不過萬一有鄰居追電梯的話,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還是得按住「開門」按鈕等對方,除非你寧願鄰居鄙視你。

好啦,終於抵達底層了,如果這時出現一個年邁老人家要進電梯,又不得不按著「上樓」的按鈕,讓老人家安全進入電梯內。

紅螞蟻的小夥伴就曾經碰過很奇葩的事:按了停在底層的電梯想上樓,沒想到電梯門一開,裡面有一個人靜靜站在那裡,對方一看到小夥伴走進去後,立即高興地「聲控」她,可以幫我按xx樓嗎?(這當然是例外中的例外)

所以光下個樓,至少要按兩次到四次電梯按鈕,這還沒計算回家時,需要再按多兩次。

是不是突然很羨慕那些住在一二樓的鄰居?爬個樓梯就能回家,還能鍛鍊身體增加免疫力抗炎。

圖為榜鵝居民把消毒洗手液和放在電梯內分享。沒買到洗手液的你,就自求多福了。(聯合晚報)

公共運輸篇

到了地鐵站,除非行動不便,否則這段時間大家都會能避免坐電梯就避免,乘坐扶梯也不敢握著扶手。

進入列車內,除非你的平衡力十足,不然還是得握著車廂內的手把,以防跌倒。如果車廂變擁擠了,還得一直往裡挪,換了一個又一個手把。這段時期,大家是不是一進入列車,就直接往最裡面站了?

如果需要乘坐巴士的蟻粉,除了需要握著把手,還無可避免地必須按鈴下車,否則就只能等待別的乘客先出手了。別忘了,坐巴士回家還得再按一次。

工作場所篇

到了工作場所或學校,除了坐電梯又要按按鈕,還需要推開一扇又一扇的木門玻璃門,按下一個又一個的門把或「開門」鍵。

上班和上學期間必會人有三急,還要推開那原本就蠻多細菌的廁所大門把手,然後鎖上和打開廁所隔間門的門栓。

所幸的是,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本地很多工作場所都在擺放上消毒洗手液,即使你沒買到也不用怕,還是能及時消毒。

這樣看來,一天下來,國人觸摸到公共設施的表面不會少過20次。

增加公共場所的清潔次數

這段期間,市鎮會增加了清潔次數,使用消毒劑清洗相對多人觸摸的地方,如電梯按鈕、欄杆和信箱等。

巴士轉換站的排隊欄杆、座位、乘客服務中心櫃檯,以及廁所的水龍頭、門把、沖洗按鈕等,也每隔約兩個小時就會清洗和消毒一次。

地鐵站和輕軌站的扶手、電梯按鈕、收費閘門和自動售票機等,每天也會清洗至少三次。

多名戴著口罩和手套的職員,在地鐵站和巴士轉換站等多處擦拭消毒,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截自SMRT面簿視頻)

但大家似乎還是很不放心,畢竟這頭清洗完那頭又有人摸。於是有人開始排除萬難,各出奇招躲避病毒「上手」。

一、做「等人一族」和「追尾一族」

非常時期,非常做法!

網上就有人提議,如果不是自己一個人在等電梯,或站在玻璃門前,可以假裝忙著聽電話,等他人出手幫忙押按鈕,門一打開緊貼著走進去。

沒想到,疫情已經催生出「等人一族」和」追尾一族」。

二、用手肘替代手指

但沒人幫你出手時,還是得靠自己,不妨試試用手肘替代手指?

(the Smart Local)

不過,如果蟻粉個子長得不太高,押按鈕時會很彆扭哦。

除了手肘、手背或腕骨也是代替手指的好選擇。起碼這是不損人利己的方法,又能避免手指觸碰到病毒。

三、用其他物品替代手指

覺得用身體的任何一部分觸碰這些公共設施都有沾到病毒的風險,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例如鑰匙,就是紅螞蟻友人使用的一種。

(紅螞蟻攝)

蟻粉們建議,不妨可以考慮用一次性筷子或者小樹枝,把錢省下來。但是提出建議後,又立即想到「路邊的樹枝不能亂折」,國家公園局會罰款,就作廢了。

不過,紅螞蟻覺得,沒有買到消毒洗手液的蟻粉,最好的做法還是拿一個塑料袋來作為隔離工具。

使用方法:

將一個透明塑料袋(就是那種超市用來裝水果蔬菜的,小號的就行)放進口袋裡,需要觸碰任何表面時,將塑料袋取出,把手放進去。完成按押或推門的動作後,將塑料袋由里向外翻出來,然後放回口袋。等到又出現接觸面時再拿出來重複使用,也算是環保了。

一天下來,可以將已經觸碰過N個表面的塑料袋丟掉,自己的手就不會碰到病毒。

四、改踏共享腳踏車

一個「Kiasi」好友近日與紅螞蟻分享了他每天如何避免接觸病毒。

友人就是「等人一族」和」追尾一族」的成員。他說,若真的沒人可等可追尾,就會出動鑰匙代替手指,直到回家洗手後他才敢用手碰臉,在外只限用手肘碰臉。

自從新加坡出現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後,家住組屋二樓的他,也再沒搭電梯,改用走樓梯。

本來常坐私召車的他,因為有一名德士司機和一名私召車司機被確診新型病毒後,也不敢再搭車。

如今,為了減少到地鐵和巴士這些人多的地方,只要是20分鐘騎車路程之內,他都會選用腳踏車。因為工作地點離他家不遠,他也每天騎車上下班。

選用腳踏車共享服務Anywheel的他說,該公司的腳踏車只推出了五個月,鮮為人知,他幾乎每天都能使用同一輛腳踏車,不需要和別人共享。

紅螞蟻看這個朋友,防疫成功之時,可能也會患上潔癖。

(紅螞蟻攝)

其實,無論有沒有疫情,每天接觸無數個公共設施面的手本來就會沾滿了各種細菌和不知名的病毒,觸碰眼睛、鼻子和嘴巴之前,原本就應該先用肥皂徹底將手洗乾淨。

最好是,疫情之後,國人還能如此注重個人衛生,繼續在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也算是一種「有失必有得」?

從小學就開始教的洗手八步驟,大家還謹記住嗎?而且每次洗手都會照做嗎?(gov.sg)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