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暴激增!我情願得新冠被隔離,也不願被打死

2020年04月24日   •   3萬次閱讀

「我情願得了新冠被隔離,也不要在家被打死」,這句話讓人心裡發酸。

1

家,本是避風的港灣。

然而,卻也可能是噩夢開始的地方。

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更是引發了惡魔躁動。打罵家人、肆意傷害這些對自己充滿愛和依賴的人,成為一些人釋放壓力的出口。

家,成為比新冠病毒還可怕的噩夢。

新加坡的阻斷措施實施了半個多月,居家共同抗疫沒有讓家庭更團結,反而給了更多惡魔逞凶的餘地。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過去兩周接到更多的家暴諮詢。

成人與孩童保護服務過去兩周接獲的詢問,比阻斷措施實施前兩周多出14%。專門處理家暴問題的中心和防止家庭暴力中心(PAVE)接獲的詢問,則多出37%。

居家隔離不可怕,可怕的是「與惡魔同住」。

阻斷措施使得那些與家中的施暴者住在一起的女性,陷入更大的危險之中。24小時與施暴者住在一起,失去外出上班的喘息空間,打求助電話都變的困難。你家的小孩在與你鬥智斗勇撒嬌撒潑不要學習,而有些小孩可能正在被他的家人拳打腳踢,成為撒氣的工具。

2

這個噩夢並不止發生在新加坡。

西班牙的小鎮阿爾馬索拉,下半旗開始為期三天的哀悼,紀念去世的卡琳娜。

如果放在從前,生活在附近的人,會前來悼念他們35歲的鄰居。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現在他們只能遠遠地向死者致哀。

在市政廳,鐘聲敲響了,莫扎特的《安魂曲》也響了起來,鄰里居民們都來到自己的窗前和陽台前。

卡琳娜是在她兩個年幼的孩子面前死去的。她的丈夫何塞(José)到該鎮的國民警衛隊那裡自首,供認了自己的罪行。

3

總覺得家暴離自己很遙遠,今天對我來說就是一場噩夢,恐懼、無助讓我窒息,我的精神已經徹底崩潰!

2020年3月9日凌晨4點03分,42歲的李女士發出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

兩小時後,她從十一樓墜亡。

3月12日,山西省靈石縣公安局通報稱其死亡原因系自殺,死前曾遭受丈夫家暴。

疫情期間,封城封路,家暴受害者的求助之路變得更為艱難

4

疫情下,家暴受害者們變得孤立無援,只得在電話中哭訴:「他讓我與外界斷絕一切聯繫,切斷外界對我的援助。」

幾乎所有國家中都出現家暴激增的情況。

據聯合國近期發布的消息顯示,馬來西亞、土耳其、印度和黎巴嫩的女性,在今年疫情期間撥打家暴求助熱線數量比往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南非、西班牙和法國的家暴案件發生率急劇上升;南非實施封鎖的第一周,出現了將近9萬起家暴案件的報告。

有些國家把藥店和菜市場設為家暴秘密接頭地點,受害婦女可以通過「暗號」報警。

而法國的家暴熱線電話,在實施封禁管理後增加了36%。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政府也指出,實施封禁的前幾天,家暴求助熱線的數量增加了20%。在澳洲,疫情期間在線搜索「家暴援助」的點擊量,增長近75%,達到五年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的情況則更慘,財務危機、經濟倒退以及與日俱增的失業人數瘋狂飆漲,都成為了家暴最有利的「幫凶」。

也有些女性,疫情期間即使受到家暴,也因擔心感染新冠病毒而選擇默默忍受,不去求助。即使是激增的數字,也隱瞞了更多的真相。

「家,本來是最安全的港灣,現在卻成了許多女性和孩子噩夢。」

5

「家暴」這種「病毒」,比新冠病毒更隱秘、更漫長。

除了那些很明顯的衝動型的伴侶暴力,想要控制對方的「親密恐怖主義」,更可怕。

那些伴侶,有時溫柔有時傲慢,喜怒無常,用他的情緒控制著家裡人,一旦不如意就心理或者暴力虐待,虐待過後再道歉軟語哄騙。

周而復始。

而早在新冠病毒全球傳播之前,全世界就已有三分之二的婦女一生中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暴力與性騷擾,包括尾隨、性挑逗、毆打、心理虐待、強迫婚姻、強姦、婚內強姦及殺害,最常見的施暴對象是她們的親密伴侶及家人。

疫情,不過是更多家暴事件的一根導火索。

6

據調查,1/3女性受害者死於伴侶。

但她們為何不離開?而是一次次選擇原諒和寬容。

事實上,很多的家暴事件,並非受害者一句「我想離開」就能解決的。

美國反家暴聯盟的數據表明,無法徹底離開的受虐者比例高達85%。

還記得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的安嘉和嗎?在瘋狂施暴後,他也曾一次次地向妻子道歉、保證不會再犯。妻子也一次次心軟原諒了他。

在心理學中,這對應著施虐循環中的四個階段——焦慮的累積期、暴力發生、施暴者道歉並尋找藉口、暴力後的「蜜月期」。

這是一種可怕的心理控制。

據美國家暴熱線(2013)的統計,一個受虐者平均要經過7次的努力嘗試離開,才能真正離開一個施暴者。

一位曾遭受過家暴的婦女說,「每一次離開,都需要我花上一年的時間計劃、告訴他人、尋求幫助,直到我又一次原諒(選擇留下)。」

如果施暴者反覆用「只是一時情緒失控」、「我是為你好」向受害者灌輸,還通過假意示弱,混淆真實,他便輕易達到對其心理操控和洗腦的目的。

還記得,一段觸目驚心家暴視頻刷屏。

電梯這段視頻讓人不寒而慄,這個光著上半身的男人衝到電梯里,對女孩進行拖拽,像在拽一條狗一樣,最後生生把她拖了出來。

這個女孩是papi醬旗下的一位知名仿妝博主—宇芽,她也是掙扎了5次,才勇敢脫身。

長期的絕望和無助,一方面會讓受暴者習得性無助,甚至發展成受暴婦女綜合徵(一種創傷後應激綜合徵);另一方面,來自家庭支柱、子女、社會壓力…都是受暴者離不開暴力的重要因素。

7

調查顯示,在新加坡,每10位女性中,就有一位至少遭遇過一次家暴!

並且只有20%的受害者願意求救,剩下的那些遭遇了家暴卻從未發聲的女性,可以想像一下有多少!!!

案例一:

今年下半年,新加坡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家暴案,一名男醫生家暴女朋友,導致她「面目全非」,臉部多處骨折,眼睛嚴重充血。

新加坡的網友們看到紛紛表示太可怕了!

救死扶傷的醫生居然還家暴!

甚至呼籲醫療理事會弔銷其行醫執照!

案例二:

新加坡男子要求肛交被拒後,將女友打至昏迷毀容,後來又重傷自己的養父母,導致養父死亡。

這名姓蘇的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3年,早在2012年,養父母就發現他常常自言自語,還會自己一個人傻笑。據他女朋友描述,他的情緒很不穩定,兩人經常吵架鬧分手。

最後一次分手是在2015年10月,女友之後一直沒有理睬男子。後來在2015年12月30日晚上,男子想要約女友出來談談,女友心軟答應。

結果男子要求女友肛交被拒後,氣急敗壞,雙手掐住女友的脖子,直至昏迷!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