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迷人的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屬於新興的已開發國家,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調查,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快速發展至今,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煉油國,以及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2
福利來咯~
小弗貼心整理了2019年新加坡的公眾節日,大家收藏好,萬一去新加坡能遇到哪個節日呢~一定要好好體驗下當地節日特色~


西曆元旦

(New Year's Day,1月1日)
西曆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而全球各地的跨年夜也是精彩紛呈。
新加坡自然也不例外,每年新加坡都會上演不同的跨年表演,如濱海灣跨年煙火表演燈光投影,聖淘沙的跨年party等等。


農曆新年

(Chinese New Year)
新加坡華人占整體人口的74%,因此農曆新年自然也在公共假期之列,並且農曆新年的假期為兩天(大年初一初二)。
每逢春節,新加坡到處都張燈結彩,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新加坡很多家庭還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春節的習俗。


耶穌受難日

(Good Friday,每年日期有變動)
耶穌受難日是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是基督教的節日。
從英文來看,這個公共假期叫「好星期五」,但其實這一天是耶穌受難日,然後在之後的第三天(星期天)復活,這天才是信徒慶祝新生的日子——復活節。


勞動節

(Labour Day,5月1日)
五一勞動節又稱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
新加坡勞動節的意義,對新加坡人而言不是勞動階層進行東征,也不是僅為榮景慶賀,而是在慶賀之中回顧與彰顯新加坡勞資政如何協力共渡時艱、共享成果的經驗,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兩大特色活動 — 賽龍舟和包粽子。在新加坡龍舟賽上,參賽者們劈波斬浪,鼓手奮力擊鼓,彩旗飛揚,觀眾們則為自己喜愛的龍舟隊加油助威,節日氣氛無處不在。
糯米粽子是最受新加坡人喜愛的一款民間美食,清香的班蘭葉包裹著豐富多樣的餡料,做成了一個個三角形的粽子。「bak zhang」 以豬肉、荸薺和蘑菇為餡料,是粽子中很受歡迎的一種。而另一種娘惹(土生華人)粽子則以燜豬肉、五香粉和糖漬冬瓜為餡料。「Kee zhang'」 除糯米外不添加別的餡料,常常被當做甜點,沾以白糖或椰糖(gula melaka,馬來族稱為棕櫚糖)糖漿食用。


衛塞節

(Vesak Day,根據農曆四月十五日而變動)
衛塞節是佛教傳統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入滅(涅槃)的節日。新加坡衛塞節慶典則是從黎明破曉開始,此時虔誠的佛教徒們聚集在寺廟前等待儀式隆重開始。佛教信徒在這一天只吃素,同時還會組織大規模的醫院獻血活動、去老人院探望孤寡老人或向窮人派發紅包。還有些信徒則放生籠鳥和動物,象徵佛教的解脫精神,或誦經數小時。


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以回曆12月10日為準)
開齋節標誌這齋戒月的結束,是穆斯林的重大節日之一,齋戒月為期30天左右,在此期間,穆斯林自省懺悔,自黎明至黃昏時段禁食。
穆斯林將這個月的大部分時間用來敬拜、行善舉、施憐憫。開齋節慶典以前往回教堂誦讀特別的禱告詞拉開序幕。接下來是拜訪父母,在穆斯林傳統中,孩子們會請求長輩寬恕自己在過去一年中所犯的錯誤,他們還將走親訪友,歡聚在一起共享自家烹制的美味大餐。


國慶日

(National Day, 8月9日)
新加坡的國慶日是每年的8月9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會在濱海灣股東舞台舉辦國慶慶典。
每年的這個時候,濱海灣附近都會被堵的水泄不通,地鐵也會相應的延長營運時間,想要去湊熱鬧的同學一定要提前計劃好自己回程的路線。

國慶

屠妖節

(Deepavali,以印度教歷為準)
屠妖節(泰米爾語稱為 「Deepavali」,印地語稱 「Diwali」,又譯為 「排燈節」 或 「光明節」)是興都教徒慶祝正義戰勝邪惡的日子,是新加坡一大主要民族文化節慶。
在這一天,新加坡成千上萬戶信奉興都教的家庭,也和全球興都教徒一樣,在家中點起溫暖的黃色油燈,一起向掌管生育和繁榮的吉祥女神拉克希米 (Lakshmi) 等上天神靈禱告祈福,同時互贈禮品,一同分享美食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