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每天都在新加坡上演 見報的只是冰山一隅

2025年01月22日   •   2萬次閱讀

紅螞蟻上周在文慶路上跟一名80來歲阿公聊起今年農曆新年計劃。

口齒不太清晰的阿公很賣力地告訴我,他103歲的人瑞父親剛剛去世,身為潮州人,按照傳統,他接下來的三年都不會過年。不過,他的姐姐會在今年大年三十晚上到他家為他做一頓年夜飯,一起共度除夕。

他接著說:「我母親在85歲的時候過世,我本來和父母一起住的,現在自己一個人住。」

紅螞蟻當時看了看四周,鬧市中的長椅上坐著許多和這位阿公一樣的獨居老人。有的低頭刷著手機看視頻,有的默默望著人潮,更多的只是靜靜發獃。

這些獨居年長者看似帶著些許感傷,仿佛熱鬧人潮中的『孤單剪影』,但相比那些行動不便、無法出門或因內向而選擇獨居在家的老人家,他們的生活或許多了一些色彩。

在剛過的周末,就有一則關於孤獨死的新聞。一對獨居老夫婦先後在家逝世,過了好幾天才被發現。

雙雙在家去世

去年12月,裕廊西崗景路(Kang Ching Road)的單位,71歲的丈夫和67歲妻子雙雙在家中去世,兩人因自然原因去世,但遺體被發現時已開始腐爛。

有鄰居透露,這對夫妻相依為命,丈夫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也飽受糖尿病之苦,一條腿已腫脹變黑。妻子則行動不便得靠輪椅代步,日常生活大多依賴丈夫照顧。

網民推測,丈夫可能因病突發去世,妻子不知或無法求助,最終在無人照料的情況下也離世。

無論是什麼原因,這則新聞讓人看了不勝唏噓,卻又覺得這一切或許是可以避免的。

據居民透露,夫妻鮮少有訪客上門,然而卻有不少親友於1月6日到他們位於新民通道的靈堂弔喪。

教育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次長,裕廊集選區議員黃偉中也說,這對夫妻性格開朗,也非常恩愛,活躍於該區的樂齡中心。

《海峽時報》向該區的太和觀活躍樂齡中心詢問,有關樂齡人士的活動相關情況,該機構不予置評。

這家公司每周處理三起年長獨居者在家中去世的事件

為獨居老人去世後的住所進行深度清潔的公司。(海峽時報)

獨居年長者在組屋中去世的案例屢見報道,但從事創傷清理(trauma cleaning)工作的DDQ Services老闆拉曼表示,夫妻變腐屍事件十分罕見。

「我們公司每周處理兩到三起年長獨居者在家中去世的事件,但像這樣兩人去世的案例非常少見。我在這一行做了10年,也只遇到過一兩起。」

另一家創傷清理公司One Heart Cleaning表示,

該公司接獲的為獨居老人去世後的住所進行深度清潔的請求越來越多。現在,每周會接到多達三通電話,電話來源包括家屬、市鎮會和警方。

2012年開始專為貧困人士免費辦理身後事的眾弘福利協會指出,

該組織在2024年處理了270起孤獨死亡案件,而2023年為190起。在270名孤獨去世的老人中,108人是2024年加入會員的。

眾弘福利協會為符合特定條件的會員免費辦理身後事,比如65歲及以上的老人,或者有經濟困難並住在租賃組屋的居民。

該福利協會主席沈茂強告訴《海峽時報》:

「我們通過外展工作尋找這些會員,包括逐戶上門與這些年長人士交流。我們想讓老人家們知道,他們不是孤單的,我們會為他們提供幫助。」

此外,他們還會從醫院、養老院和臨終關懷機構的社工收到轉介。

眾弘福利協會目前有500名義工,為全島2500名長者提供照顧,計劃在2025年底前將服務範圍擴大至3000名長者。

政府數據顯示,2022年新加坡有7萬9000名65歲及以上的居民獨居。2030年,每四名公民中就有一人年滿65歲或以上,這一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增長。

較舊的組屋區,如紅山、宏茂橋、後港和大巴窯,老年人口相對較多。

政府一直在加強各項計劃,為新加坡邁入超老齡化社會作好準備。我國很可能在2026年就邁入超老齡社會,到時有21%的人口將超過65歲。

據《海峽時報》報道,衛生部未統計獨居老人獨自在家中去世的具體人數,但衛生科學局曾透露,每年處理的無主遺體少於100具。

紅螞蟻不禁覺得奇怪,如果當局如此重視超老齡社會的準備,為何不統計並公布獨居老人的死亡數據,讓國人、獨居老人的家人,以及整個社會,能夠正視並解決如何讓老年人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的問題呢?

紅螞蟻粗略地推算,如果創傷清理公司每周處理三起獨居長者在家中去世的事件,那麼一個月便是十二起,一年有52周,那就是大約156起。而這一組數字僅僅只是來自一家創傷清理公司。

如果將其他公司和機構的處理案例加總,這個數字不可小覷。很可能,每天都有獨居死亡的事件在悄然發生,只是沒被報道。

上新聞的案件,應該只是冰山一隅。畢竟,他們的離世若能上新聞,通常是因為有鄰居通知了媒體。而更多的年長者,是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人世,連成為新聞的一部分都沒有機會。

慈善機構如何讓獨居者有尊嚴地離開?

獨居老人、年長者獨自行走在租賃組屋走廊。(聯合早報)

獅子樂齡之友協會將科技應用到獨居老人看護領域,讓他們可以照顧更多年長者。

譬如安裝在平板電腦中的「我很好」IM-OK」程序,讓獨居年長者每天一到兩次在同樣時間按下「我很好」的螢幕鍵,給指定親友報平安。若相關年長者在一小時內沒有反應,系統會自動發出簡訊通知該親友,以讓親友查詢對方情況。兩小時後再無反應,中心即會立刻收到通知,聯繫並確保年長者無礙。

同時,他們也在一些獨居者家裡安裝智能感應器,如果沒有感應到活動,就會發出警報讓人上門查看。

協會執行董事黃秀琳受表示,這一切都是為了給長者一個有尊嚴的告別。

「我們需要讓他們安心,確保他們不會以孤獨且無尊嚴的方式離世。當然,也會有一些非常突然的死亡案例,但即便如此,我們的目標是在24小時內找到他們的遺體。」

該機構由150名成員組成的團隊在2024年服務了1萬3000名長者,並計劃在2030年前將服務範圍擴大至2萬7000人。

觸愛樂齡活動中心的負責人則說,儘管機構努力與長者互動,但有些人更願意獨處。

「有些長者有急需馬上解決的重大問題,但他們卻拒絕幫助,這種情況很具有挑戰性。其中孤立無援的虛弱長者,例如他們患有失智症或認知障礙、健康或心理健康問題,是最難接觸和幫助的。」

他表示,儘管如此,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仍會定期探訪這些長者,勸說他們接受幫助。

獨居老人去世後無人知曉的悲劇頻現,提醒我們關注這一群體的緊迫性。

超老齡化社會中,關愛獨居老人是政府與個人共同的責任。通過鄰里互助、政策保障和社會關懷,才能為獨居年長者提供溫暖、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555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3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9576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669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985次閱讀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5643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曾是青少年的運動鞋天堂 女皇道購物中心會不會也走入歷史?
2025年05月13日   •   5130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617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閱讀
驚!年輕家庭拒內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開啟理想生活新實驗!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閱讀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車」!綠植裝飾配免費零食,乘客直呼:情緒價值拉滿了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閱讀
比爾·蓋茨閃現新加坡食閣!瞬間get了億萬富豪同款套餐!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閱讀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