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年輕人愛上觀鳥 李顯龍資政自稱在這方面是「菜鳥」

2024年11月25日   •   1710次閱讀

每逢周末,Kaeden Sim一大清早就背著相機出門,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愛鳥人士四處尋鳥。

蟻粉的腦海里是不是浮現這樣的畫面:

在組屋樓下賞鳥聽鳥,是新加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聯合早報)

別誤會,Kaeden Sim不是那種在組屋樓下掛鳥籠、聽鳥兒唱歌的大叔。

他今年只有15歲,在南華中學念三年級。

Kaeden Sim今年只有15歲,卻已是飛禽攝影達人。(海峽時報)

Kaeden Sim告訴《海峽時報》,他對拍攝野鳥的熱忱,源於小時候經常與父母觀看野生動物紀錄片。

在城市裡長大的他,對紀錄片中的自然風貌特別嚮往,於是開啟了他的野鳥探索之旅。

「觀鳥讓我很放鬆,就像在玩真人版的『精靈寶可夢GO』(Pokemon GO)遊戲。你永遠不知道會在哪個地方遇到什麼驚喜。」

他憶述,第一次接觸野鳥是在白沙公園。

看到一隻點斑林鴞(Spotted Wood Owl)從他頭頂上飛過,讓他意識到新加坡不僅有八哥和鴿子等常見鳥類,還有稀有物種隱藏於林間。

點斑林鴞是新加坡體積最大的貓頭鷹之一。(海峽時報)

中學生當導遊 推廣觀鳥活動

Kaeden Sim在去年正式加入新加坡野鳥會,他目前是最年輕的成員之一。

新加坡野鳥會是由一群愛鳥人士在2016年成立的組織,他們除了記錄新加坡的鳥類生態,也積極推廣觀鳥活動,為保育盡一分力。

Kaeden Sim就曾在雙溪布洛的猛禽觀察活動擔任過導遊,向訪客講解遷徙猛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辨識它們。

即便課業繁忙,父母也會允許他周末獨自外出。

由於觀鳥講究的是時機,當他想去觀賞稀有鳥類而無法兼顧補習課時,父母甚至答應取消課程,讓他能夠全心投入自己的愛好。

當他的考試成績超出預期時,父母也會購買新的相機以示鼓勵。

烈日當空,還要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真是辛苦了。(海峽時報)

同樣就讀南華中學的Lim Qian Xun,也是在父母的鼓勵下開始愛上觀鳥。

冠病疫情期間,她經常在黎明時分與父母一起到麥里芝蓄水池公園的「日落桐塔」(Jelutong Tower)散步賞鳥。

今年念中四的她坦言,觀鳥也讓她在準備O水準考試時,可以適時地喘一口氣。

「人們常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我們是『早起的人類有鳥看』。」

麥里芝蓄水池公園的「日落桐塔」樓高七層,是許多愛鳥人士的歇腳處。(聯合早報)

觀鳥是一種樂趣 也是一種責任

新加坡自然學會每年都會舉辦觀鳥賽,迄今已有40年歷史。

籌委會主席林金泉透露,比起去年的75人和前年的40人,今年報名參加的青年參賽者已增至100人。

據他觀察,近年有更多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參賽,主動報名的中小學生也有所增加。

「比起我們老一輩,年輕人更容易吸收各種鳥類知識,也更懂得上網查找資料,利用社交媒體等資源進行交流。這是個好現象。」

林金泉憶述,以前喜歡拍鳥的人不多,一旦在什麼地方發現稀有鳥類,朋友都會互相通知,特地驅車趕來。有時候在某個地點等了很長時間,就只是為了捕捉某個鏡頭。

例如今年5月,直落布蘭雅組屋區的一個樹洞裡,出現了兩隻巽他領角鴞(Sunda Scops Owl)雛鳥。

消息一傳開,飛禽攝影愛好者蜂擁而至,各式各樣的攝影器材「長槍大炮」成排展列,蔚為奇觀。

直落布蘭雅一夜之間成了「觀鳥勝地」。(聯合早報)

但總體來看,新加坡的鳥類保育情況並不樂觀。

國際鳥盟亞洲區域候鳥項目協調員楊鼎立博士指出,新加坡的林鳥、候鳥與濕地鳥數量正在逐年減少。

林鳥與濕地鳥受限於新加坡的城市發展,但能保留的森林與濕地就只有那麼多。失去了棲息地,鳥兒自然不再出現,很多觀鳥的好地點也逐漸消失。

用鏡頭為鳥類留下珍貴記錄,因而更具意義。

「觀鳥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

看到這些「長槍大炮」,鳥兒會不會被嚇跑?(海峽時報)

李顯龍:鳥類好難拍!

熱愛攝影的國務資政李顯龍,原來也是愛鳥之人!

李資政退休後,經常在全島各地 #JalanJalan(馬來語指「到處走走」)。

兩個星期前,有網民在新加坡飛禽公園「野生捕獲」李資政手握相機四處張望,還有一隻七彩鸚鵡從他身邊掠過。

Video Url

李資政後來在社媒上謙稱,自己在飛禽攝影方面還是個新手,無法成功捕捉到鳥兒飛翔的瞬間。

但他隨文分享的鸚鵡、企鵝、犀鳥和火烈鳥等照片,都大獲網民好評。

拍到展翅,但沒拍到高飛。(李顯龍臉書)

面對網民討教,李資政也不吝分享他的「拍鳥心得」:

「你的動作要很快(還要很幸運),才能拍到鳥兒的最佳姿態。想要清楚捕捉到漂亮羽毛的細節,鏡頭的對焦也要恰到好處。」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eehsienloong/posts/pfbid02NyAmRa4SHByEgXKbkmncT32xqe6AvJHDoibQVt46d9HA6BUAbHUZrXu6sV1C2ZWl

李資政也不忘幫飛禽公園「打廣告」,指飛禽公園自2023年5月開幕以來,已吸引超過100萬名訪客。

趁著學校假期,蟻粉不妨帶孩子到飛禽公園走走,說不定還能偶遇李資政呢!

鳥兒飛得太快,連李顯龍資政也被難倒了!(TikTok/rogertxnztv)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