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任總理李顯龍的弟弟李顯揚於10月22日透露,自2022年尋求庇護以來,他已經成為了英國的政治難民,李顯揚因新加坡政府對他的所謂「攻擊」,聲稱尋求庇護是他的「最後手段」,李顯揚在Facebook上發文稱,自己仍是新加坡公民,希望有朝一日能安全歸國。

圖源:CNA
針對李顯揚庇護身份的問題,新加坡政府回應稱,關於他的「迫害運動」以及國家政治壓迫的說法「沒有根據」。新加坡政府強調,該國的司法機構公正無私,獨立裁決,這也是新加坡人對司法機構高度信任的原因。政府還指出,對於李顯揚及其妻子林學芬返回新加坡,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礙,他們隨時可以自由返回。
李顯揚稱李顯龍在阻撓自己執行父親的遺囑
關於李光耀遺囑案和歐思禮路38號的爭議,隨著李顯揚的姐姐李瑋玲博士本月去世,這個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當初李顯揚夫婦因在其父李光耀的遺囑處理上提供虛假證據而面臨法律程序,但兩人卻選擇不參加警方安排的面談,並於2022年6月離開了新加坡。
李瑋玲去世後,李顯揚宣布,他將遵循父母的意願申請拆除這棟房子。他和已故的李博士都曾表示,在嘗試實現父親拆除房子的願望時,他們感到受到了阻礙,他們還指責李顯龍利用其在政府中的影響力推動個人議程,但新加坡政府多次表示,李顯龍在涉及奧克斯利道38號的所有事務中均保持迴避。

圖源:FACEBOOK
《衛報》在向新加坡政府發出的電子郵件中提到,報社正在考慮報道李顯揚及其家人是「新加坡政府迫害運動的受害者」,因為李顯揚正在公開批評人民行動黨(PAP)和李顯龍。郵件中提到了針對李顯揚和他的長子「毫無根據的刑事起訴」,以及針對林學芬作為律師的行為的「毫無根據的專業紀律處分程序」。
新加坡政府回應稱,李顯揚夫婦在準備最後一份遺囑時切斷了李光耀自己的長期律師的聯繫,這種行為被描述為「不合時宜的匆忙」且「不恰當和不可接受」,林學芬「完全無視李光耀先生的利益」,並且「盲目地聽從她丈夫的指示」,因此,警方開始調查這對夫婦,指控他們可能在司法程序中提供虛假證據。
李光耀遺囑真實性依舊值得懷疑
從林學芬發送第一封電子郵件給兩名下屬,指示他們前往李光耀家中見證遺囑簽署,到遺囑最終簽署完畢,整個過程不足16小時;而遺囑的簽署環節本身僅耗時十餘分鐘。這一情況引發了審裁庭在報告中提出疑問:李光耀先生為何要將遺囑的最終版本回溯到2011年的初版?他是否隨身攜帶初版遺囑?他是否記得初版的內容,並且意識到最終版本與之存在差異?這些問題都未曾有人與他進行過討論。

圖源:ST
審裁庭的最終裁定為:林學芬違反了律師專業法規,應當由三司特別庭進行處理,林學芬面臨可能被取消律師資格的處罰。當時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佳的李光耀在簽署遺囑時的真實意願,特別是對於故居是否拆除等事宜是否有自己的判斷,如今已無法得知。
從法律角度來看,林學芬的被除名以及審裁庭對她專業失職的判定,可能會對李光耀最後遺囑的有效性產生影響,從而決定歐思禮路38號房產的命運。

圖源:FACEBOOK
根據英國政府關於庇護申請的信息手冊,申請人在獲得庇護後即成為難民,同時要根據1951年聯合國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被承認為難民,一個人必須離開自己的國家並且有充分理由害怕受到迫害而無法返回。
而李顯揚本人曾暗示可能永久離開新加坡。2023年,他在臉書上發帖表示,在警方正在進行的調查中,他可能永遠不會返回新加坡,這是由於他們兄弟姐妹之間關於已故父親在歐思禮路38號的遺產處理分歧所導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