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住公寓的人,是15年前的兩倍!
-年輕人對公寓的需求更加旺盛,從組屋搬到公寓的人也更多了
-市場分析未來新加坡買公寓熱仍將持續,但速度有可能放緩
在新加坡,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居住在私人公寓了!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SingStat)的數據,截至2024年,有超過70萬名居民(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居住在私人公寓中。這一數字幾乎是15年前的兩倍,反映出人們住房偏好的變化、收入的提高以及從公共住房升級的強烈願望。


誰在購買私人公寓?
另據《商業時報》報道,SingStat 的數據顯示,目前近 17% 的新加坡居民居住在私人公寓,而 2009 年這一比例僅為 10%。相比之下,居住在組屋(HDB)的比例已從 83% 下降至 76%,即使是有地住宅(如排屋和獨棟別墅)的居民數量也有所減少。
這種變化不僅僅是數字的增長,更反映出年輕買家對私人住房的偏好。千禧一代和Z 世代的購房者越來越將公寓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升級。私人公寓提供更好的設施、更高的隱私性,並具備良好的投資潛力,因此吸引力大幅提升。
此外,永久居民(PR)由於購房選擇有限,即使要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仍然將公寓視為可行的選擇。

圖源:海峽時報
不僅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居住在私人公寓,而且公寓居民的自有住房率也大幅上升。2024年,新加坡居住在公寓和其他私人公寓中的家庭中,85%擁有自己居住的房產。
2009年,僅約91,000個家庭擁有自己居住的私人公寓。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已飆升至超過220,000個。其中許多買家曾擁有組屋,並在轉售市場獲得高價出售後升級至私人住房。
儘管升級換房已成為多年的趨勢,但分析師指出,這一趨勢未來可能會放緩。私人房產價格已創歷史新高,而隨著新加坡經濟競爭加劇,一些買家可能會在做出購房決定前更加謹慎。

圖源:海峽時報

6個影響購買公寓趨勢的因素
1)家庭收入增長
2024年,新加坡居民家庭的月收入中位數為9,541 新元,自2009年以來增長了約 78%,使得更多新加坡人有能力購買私人住房。
此外,越來越多的首次購房者因家庭收入超過14000新幣的預購組屋(BTO)資格上限,而無法申請BTO組屋,被迫考慮私人公寓。

2)組屋轉售價格上漲
與前一年相比,2024年組屋轉售價格上漲了9.7%,遠超私人住房3.9%的漲幅。房價上漲促使許多HDB屋主以較高價格出售房產,並升級至私人住房。

圖源:SRX
3)組屋升級者的需求
許多組屋升級者選擇購買位於郊區的轉售公寓,在那裡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更大的空間。
此外,開發商計劃在2025年推出超過 5,600 套公寓和行政共管公寓(EC),其中約43%位於遠離市中心的地區。這一新增供應可能會繼續吸引組屋升級者的興趣。

4)投資潛力
儘管組屋轉售價格大幅上漲,但許多買家仍認為私人房產具有更好的長期投資價值。
畢竟,組屋在出租和出售方面受到諸多限制,如最低居住年限(MOP),而私人房產則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並且在轉售時通常具有更高的價值。
5)家庭規模縮小
家庭規模的縮小可能也是推動公寓生活趨勢的一個因素。新加坡人結婚年齡推遲,生育率下降,導致對大戶型房屋的需求減少,使得緊湊型公寓成為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6)年輕買家進入市場
市場分析師指出,目前約30%的私人新房買家年齡在35歲以下。越來越多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進入市場,他們更傾向於現代化的私人住房,而非傳統組屋。
專家認為,只要經濟持續增長,HDB轉售價格仍然上漲,私人住房市場的熱度就可能繼續。
此外,新加坡政府推出的新政策,如「10年最短居住期(MOP)」適用於 Prime 和 Plus預購組屋,這可能會進一步減緩HDB升級者的流動性。這些購房者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能出售房產,這將減少潛在的升級者數量。

圖源:FinanceGu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