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捷運與泰雷茲合作,研發出新加坡地鐵站適用的智能視頻分析系統,能精準計算月台的擁擠程度,探測是否有無人看管的包裹,或是有人沒戴口罩。如果系統發現人潮多,工作人員就可以加派列車或調動人手幫忙。
作者: 李思敏
新加坡東北地鐵線所有轉換站將在今年底前正式採用全新的智能視頻分析系統,更精準地計算月台的擁擠程度,還能探測到是否有無人看管的包裹或是有人沒戴口罩,為乘客提供更安全舒適的乘車體驗。
負責經營東北線的新捷運與法國公司泰雷茲(Thales)合作,用了一年半時間研發出這套適用於本地地鐵站的智能視頻分析系統。新捷運高級副總裁沈維明日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解釋新系統的具體操作。
新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協助地鐵站人員有效管控人流。新捷運目前所使用的閉路電視網絡在安裝新系統後,可準確地計算出所拍攝畫面的人潮密度,並根據擁擠程度分為紅黃綠三種顏色。

地鐵站內不戴口罩的公眾,今後將難逃閉路電視的「法眼」。(龍國雄攝)
列車延誤時能助評估須派出幾輛接駁巴士
例如,尖峰時段月台擠滿人,控制中心電腦螢幕上地圖的相應位置就會顯示為紅色,工作人員就能根據信息更有效地管控人流,包括在出現人潮時出動更多列車應付需求。
沈維明說:「有了擁擠程度的資料,地鐵站人員就能按照情況作出回應,或是看是否須要從其他站調人過來幫忙。」
泰雷茲新加坡綜合通信與監管經理巴塔耶(Cyrille Bataille)則說,研發團隊花費不少時間,根據不同日期和時段的乘客人數反覆調整新系統的計算功能。「經過反覆測試與調整後,無論是計算乘客人數或是根據擁擠程度劃分成不同顏色,系統的準確性都達到至少97%,比公司原本預期的更好。」
每逢尖峰時段,地鐵月台總會擠滿人,電腦螢幕會經常顯示為紅色。不過沈維明指出,智能系統會收集地鐵站不同時段的擁擠情況,並以機器學習的方式算出一個基線,久而久之會慢慢了解到月台在某個時段較擁擠屬於正常情況。「如果突然顯示為紅色,就意味著出現異常,有可能是有人跌傷後其他乘客圍上去,這時工作人員不必等其他乘客通知,也能迅速上前幫忙。」
碰到列車服務延誤時,工作人員也能藉助系統更準確地評估需要出動多少輛接駁巴士,或是在人群疏散後派多餘的人手到其他站幫忙。
新加坡地鐵站適用的智能視頻分析系統,能精準計算月台的擁擠程度。(網際網路)
有可疑包裹或沒戴口罩者 會發出視覺提示和警報
沈維明也說,系統提供的信息不僅對工作人員有用,新捷運日後也會為公眾提供這些信息,協助乘客更好地規劃出行。
除了管控人流,新系統探測到無人看管的包裹或是乘客沒戴口罩時,也會發出視覺提示和警報,控制中心接獲通知後能儘快派人處理。
這套新系統年底前會在由新捷運負責的多美哥、牛車水和實龍崗等東北地鐵線所有轉換站使用,若試行順利,預計明年會擴大至濱海市區線的地鐵轉換站。
新捷運也探討為系統增添新功能,包括探測行動不便者。沈維明說:「系統可能會探測到輪椅用戶進站,提醒工作人員上前協助這些乘客到月台搭車。」
東北線兀里站已在今年3月試用這套新系統。地鐵站經理王永德(61歲)受訪時說,安裝新系統前,若站內發生任何突發情況,除非剛好有工作人員巡邏,否則團隊一般只能通過閉路電視或等其他乘客通報才發現。
「新系統能協助我們更快發現問題,尤其是冠病疫情期間要找出沒戴口罩的乘客。另外,系統探測到異常情況也會自行發出警報,我們不必一直盯著閉路電視畫面,能騰出更多時間完成其他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