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過去幾周每天都出現新的冠病感染群,自7月23日以來共激增了82個,其中有五天還各新增10個感染群。不過,受訪傳染病專家對此不太擔心,認為只要冠病疫苗接種率高,公眾若染疫也大多只會出現輕微症狀,甚至毫無症狀,因此提高疫苗接種率還是當務之急。
根據衛生部前晚發布的文告,新加坡前天又增加八個感染群,活躍感染群累計100個。這些感染群大多以病例編號命名,其中最大的新感染群有六起病例,其餘則是只有三四起病例組成的小型感染群。
在這期間,也有15個感染群因為過去28天兩輪病毒潛伏期未出現新病例,而脫離感染群名單。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受訪時說,雖然感染群激增可能會讓人恐慌,以為目前的疫情仍然非常嚴峻,但其實最近幾周出現的確診病例,絕大多數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嚴重症狀。
「隨著越來越多人接種疫苗,每天的病例數和感染群數量就不再那麼重要了……這些病患絕大多數沒有症狀或症狀非常輕微,以至於他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
因此,張毅穎認為,我們目前應該把重點轉向那些需要住院,特別是需要輸氧或入住加護病房的確診病例。
他也提到,目前須關注的是冠病是否在年長者經常到訪的地點傳播,或是否入侵患有其他疾病的年長者居住的療養院。「這些是我們要避免出現大規模感染群的場所,因為對於年長者而言,染病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要高得多。」
張毅穎說,由於德爾塔(Delta)變種病毒傳播力更強,病毒總有可能繼續在社區中傳播,特別是在人群密集和口罩佩戴不當的環境中。因此,新加坡目前還未放寬許多限制和公共衛生措施,包括戴口罩和社交活動的人數限制,以保護未接種疫苗的人。
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的全球衛生方案主任林方源副教授受訪時也指出,隨著當局擴大檢測範圍並進行更頻繁的檢測工作,新的感染群自然會持續出現。
他認為當務之急還是提高疫苗接種率。「如果大多數人都接種了疫苗,那『檢測、追蹤、接種』策略就可調整,降低對檢測和追蹤的需求。」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教授指出,新感染群將會不斷出現,直到新加坡的居民和遊客能夠達到群體免疫。
他說:「如果我們已經接受冠病為一種地方性流行病的事實,(新感染群的出現)並不令人擔憂。這就跟新加坡和其他地區的地方性流行病,如骨痛熱症一樣。新加坡骨痛熱症感染群,出現一些較大、有25或50起病例的感染群,但大多感染群只有幾起病例。這是全世界的地方性流行病的普遍情況。」
記者:李庚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