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前天(2月14日)在國會大廈宣讀2023年預算案聲明。(李顯龍總理臉書)
作者 許耀泉
財政部長每年宣讀預算案聲明的時候,新加坡人難免會比較哪個群體分到了較多「糖果」,也無可厚非地會更關注自己分到了多少。
但是,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或許更值得大家細讀,從受惠最多的群體出發,看看政府的預算要怎樣才用在刀口上,儘可能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財政部長黃循財在預算案聲明的開頭詳盡地解釋了2022年全球通貨膨脹的前因後果,同時為協助國人應付通脹的種種措施做鋪墊:
通過消費稅補助券和定心與援助配套(Assurance Package)的各種援助,為大多數新加坡家庭抵消消費稅上漲所帶來的額外開銷至少五年,以及應付眼前生活費上漲的問題。
基本上,國人在2023年幾乎每個月都可以期待某方面的補助。

(黎曉昕製圖)
黃循財也舉例說明,育有兩名孩子的低收入家庭一共能獲得大約5500元的補助,而較大的家庭則能獲得更多援助,例如一個六人的中等收入多代同堂家庭將能獲得大約8400元的補助。
對低收入家庭來說,這些補助足以完全抵消通貨膨脹和消費稅上漲所造成的額外開銷。
黃循財說到「完全抵消」的時候,還加重語氣重複了一次,雖然沒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的地步,卻也顯示了他真心希望大家能get到這一點。
如果我們硬硬要「哪壺不開提哪壺」,那今年獲得最少援助的或許就是沒有孩子的單身人士。
但如果從政府發放補助的方式來看,負擔較重的家庭獲得較多的補助,其中的原因或許就比較好理解了。

財政預算案也包括了協助購屋者及早買到預購組屋的措施。(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臉書)
除了通膨和生活費上漲,房價也是最近牽動人心的另一個課題。
政府在這裡採取同樣的策略:誰的住房需求最迫切?
如果說是首次購屋者,這個定義可能包括已經擁有住屋,但未曾享有住屋津貼的人士。
考慮到預購組屋供應緊張,這裡更迫切需要援助的群體,就界定在首次購屋且育有孩子的家庭,或是首次購屋的40歲以下夫婦。
他們選購預購組屋時,將獲得多一次抽籤機會,幫助他們及早買到預購組屋。這項措施將在今年遲些時候生效。
而由於轉售組屋價格較高,首次購屋的家庭在購買轉售組屋能獲得的津貼也將得以提高。
照顧了生活費和住房兩方面,跟著還有繁衍下一代的問題。

財政預算案自然少不了「催生」政策,鼓勵年輕夫婦多生育。(海峽時報)
為此,黃循財宣布了另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嬰兒花紅款額、填補兒童培育戶頭、延長帶薪陪產假等。
其中,增加嬰兒花紅和填補兒童培育戶頭的措施都是即日生效。黃循財就說:
「我想對所有年輕夫婦說:不管你們是剛剛生下寶寶、等待迎接寶寶的到來,還是計劃生育,我們都能在你們為人父母的旅程中助你一臂之力。」
明年又是龍年,這些措施能不能因此產生乘數效應,讓新加坡在2024年迎來一大群龍寶寶,我們拭目以待。

(黎曉昕製圖)
發出這波「銀彈攻勢」之餘,黃循財沒忘了提醒大家:
「我希望所有國人明白,年復一年如此依靠政府支援應對通貨膨脹,不是長遠之計......我國雖然不太能夠控制造成全球物價上漲的情況,但我們最佳的應對策略,是提高國人的生產力和競爭力,協助國人賺取更優厚的薪水,足以抵消價格上漲而有餘。」
預算案聲明之後,國會還會依循慣例,進行財政預算案和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
政府打算如何通過近期與長遠的開支,去推動我國未來的發展,各項細節屆時將會進一步揭曉。
